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唐朝·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名重三司平水土, 威雄八阵役风雷。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唐朝·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百二山河雄上国, 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唐朝·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暂入南宫判祥瑞, 还归内殿阅图书。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 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唐朝·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 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唐朝·麟台少监旧仙郎,洛水桥边坠马伤。尘污腰间青襞绶, 风飘掌下紫游缰。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
唐朝·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欹枕醉眠成戏蝶, 抱琴闲望送归鸿。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唐朝·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 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唐朝·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阙里庙堂空旧物, 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唐朝·零陵香草满郊坰,丹穴雏飞入翠屏。孝若归来成画赞, 孟阳别后有山铭。兰陔旧地花才结,桂树新枝色更青。 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
唐朝·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远放歌声分白纻, 知传家学与青箱。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唐朝·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 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唐朝·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 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