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唐朝·兹地回銮日,皇家禅圣时。路无胡马迹,人识汉官仪。 天子旌旗度,法王龙象随。知怀去家叹,经此益迟迟。
唐朝·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唐朝·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 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
唐朝·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 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惟有两心同。
唐朝·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唐朝·金牛蜀路远,玉树帝城春。荣耀生华馆,逢迎欠主人。 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来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邻。
唐朝·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殷勤望飞雁,新自塞垣来。
唐朝·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君酒何时熟,相携入醉乡。
唐朝·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唐朝·远守宦情薄,故人书信来。共曾花下别,今独雪中回。 纸尾得新什,眉头还暂开。此时同雁鹜,池上一徘徊。
唐朝·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 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
唐朝·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唐朝·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唐朝·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风烟里数少,云雨别情多。 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
唐朝·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 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唐朝·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
唐朝·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唐朝·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唐朝·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唐朝·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