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唐朝·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雁鹜群犹下,蛙螟衣已生。 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唐朝·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唐朝·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唐朝·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唐朝·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唐朝·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唐朝·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载归。门庭怆已变,风物澹无辉。 群吏谒新府,旧宾沾素衣。歌堂忽暮哭,贺雀尽惊飞。
唐朝·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 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视
唐朝·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唐朝·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唐朝·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 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唐朝·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唐朝·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唐朝·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 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唐朝·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唐朝·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唐朝·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唐朝·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唐朝·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唐朝·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