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 梅房小白裹,柳彩轻黄染。顺气草熏熏,适情鸥泛泛。 旧游成梦寐,往事随阳焱。芳
唐朝·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
唐朝·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
唐朝·仆本儒家子,待诏金马门。尘忝亲近地,孤负圣明恩。 一旦奉优诏,万里牧远人。可怜岛夷帅,自称为使君。 身骑牂牁马,口食涂江鳞。暗
唐朝·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 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渐
唐朝·西日照高树,树头子规鸣。东风吹野水,水畔江蓠生。 尽日看山立,有时寻涧行。兀兀长如此,何许似专城。
唐朝·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 伟卿既长往,质夫亦幽沦。屈指数年世,收涕自思身。 彼皆少于我,先为泉下人。我
唐朝·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悠然依棹坐,水思如江海。 宿雨洗沙尘,晴风荡烟霭。残阳上竹树,枝叶生光彩。 我本偶然来,景物如相待。白
唐朝·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忽似青龙阁,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六
唐朝·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 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 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始
唐朝·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 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 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幺
唐朝·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 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
唐朝·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
唐朝·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
唐朝·高城直下视,蠢蠢见巴蛮。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 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 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清闲。秋
唐朝·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馀。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 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衣
唐朝·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夜半秋暗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冠
唐朝·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寞,中怀颇冲融。赋
唐朝·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
唐朝·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