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向
唐朝·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
唐朝·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 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问
唐朝·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浔
唐朝·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
唐朝·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 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唐朝·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
唐朝·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 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所怆别李君,平生同道术。 俱承金马诏,联秉谏臣笔。共
唐朝·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唐朝·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 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 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
唐朝·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
唐朝·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亦
唐朝·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唐朝·以道治心气,终岁得晏然。何乃戚戚意,忽来风雨天。 既非慕荣显,又不恤饥寒。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形影暗相问,心默对以言。骨
唐朝·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唐朝·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
唐朝·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唯
唐朝·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 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
唐朝·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尊酒,置在城上头。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清
唐朝·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