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唐朝·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 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不学空门法,老病何由了。 未得无生心,白头亦为夭。
唐朝·高才淹礼寺,短羽翔禁林。西街居处远,北阙官曹深。 君病不来访,我忙难往寻。差池终日别,寥落经年心。 露湿绿芜地,月寒红树阴。况
唐朝·梨花结成实,燕卵化为雏。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 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 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时
唐朝·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我
唐朝·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别
唐朝·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君今亦如此,促促生有涯。 既不逐禅僧,林下学楞伽。又不随道士,山中炼丹砂。 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何
唐朝·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
唐朝·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唐朝·风翻朱里幕,雨冷通中枕。耿耿背斜灯,秋床一人寝。
唐朝·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朝
唐朝·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使
唐朝·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
唐朝·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青山方远别,黄绶初从仕。未料容鬓间,蹉跎忽如此。
唐朝·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相逢立马语,尽日此桥头。 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
唐朝·一束苍苍色,知从涧底来。劚掘经几日,枝叶满尘埃。 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唐朝·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 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 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如
唐朝·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
唐朝·海水明月出,禁中清夜长。东南楼殿白,稍稍上宫墙。 净落金塘水,明浮玉砌霜。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
唐朝·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