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唐朝·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唐朝·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唐朝·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唐朝·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唐朝·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唐朝·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唐朝·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唐朝·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朝·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
唐朝·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唐朝·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
唐朝·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唐朝·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
唐朝·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唐朝·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
唐朝·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宫草微微承委佩, 炉烟细细驻游丝。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唐朝·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 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唐朝·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 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唐朝·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