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
唐朝·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 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
唐朝·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
唐朝·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
唐朝·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握发呼儿延入户, 手提新画青松障。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
唐朝·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
唐朝·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
唐朝·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 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
唐朝·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
唐朝·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
唐朝·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 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邑
唐朝·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 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
唐朝·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
唐朝·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
唐朝·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
唐朝·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魑
唐朝·寒城朝烟澹,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 鹍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哀哀失木狖,矫矫避弓翮。亦
唐朝·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朱
唐朝·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 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
唐朝·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