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何人更结王生袜, 此客虚弹贡氏冠。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 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唐朝·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递路何穷。一声山鸟曙云外, 万点水萤秋草中。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 欲知此路堪惆怅,菱叶蓼花连故宫。
唐朝·身没南朝宅已荒,邑人犹赏旧风光。芹根生叶石池浅, 桐树落花金井香。带暖山蜂巢画阁,欲阴溪燕集书堂。 闲愁此地更西望,潮浸台城春草长。
唐朝·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 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唐朝·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越国旧无唐印绶, 蛮乡今有汉衣冠。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 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
唐朝·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青汉梦归双阙曙, 白云吟过五湖秋。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 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
唐朝·桂香松暖庙门开,独泻椒浆奠一杯。秦法欲兴鸿已去, 汉储将废凤还来。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山下驿尘南窜路,不知冠盖几人回。
唐朝·瘴雾南边久寄家,海中来往信流槎。林藏狒狒多残笋, 树过猩猩少落花。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 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
唐朝·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 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唐朝·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从军幕下三千客, 闻礼庭中七十人。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唐朝·蜀客操琴吴女歌,明珠十斛是天河。霜凝薜荔怯秋树, 露滴芙蓉愁晚波。兰浦远乡应解珮,柳堤残月未鸣珂。 西楼沉醉不知散,潮落洞庭洲渚多。
唐朝·修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五夜有情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唐朝·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龙在石潭闻夜雨, 雁移沙渚见秋潮。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唐朝·垂钓京江欲白头,江鱼堪钓却西游。刘伶台下稻花晚, 韩信庙前枫叶秋。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 河桥有酒无人醉,独上高城望庾楼。
唐朝·水晚云秋山不穷,自疑身在画屏中。孤舟移棹一江月, 高阁卷帘千树风。窗下覆棋残局在,橘边沽酒半坛空。 早炊香稻待鲈鲙,南渚未明寻钓翁。
唐朝·楚客送僧归桂阳,海门帆势极潇湘。碧云千里暮愁合, 白雪一声春思长。柳絮拥堤添衲软,松花浮水注瓶香。 南京长老几年别,闻道半岩多影堂。
唐朝·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 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唐朝·政成身没共兴衰,乡路兵戈旅榇回。城上暮云凝鼓角, 海边春草闭池台。经年未葬家人散,昨夜因斋故吏来。 南北相逢皆掩泣,白蘋洲暖百花开。
唐朝·欲寄家书少客过,闭门心远洞庭波。两岩花落夜风急, 一径草荒春雨多。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 贫居不问应知处,溪上闲船系绿萝。
唐朝·病移岩邑称闲身,何处风光贳酒频。溪柳绕门彭泽令, 野花连洞武陵人。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早晚高台更同醉,绿萝如帐草如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