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 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
唐朝·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馀。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 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 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平
唐朝·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唐朝·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唐朝·古寺章陵下,潜公住几年。安心生软草,灌顶引春泉。 寂寂传灯地,寥寥禁火天。世间多暗室,白日为谁悬。
唐朝·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零露积衰草,寒螀鸣古田。 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
唐朝·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
唐朝·山侣相逢少,清晨会水亭。雪晴松叶翠,烟暖药苗青。 静对沧洲鹤,闲看古寺经。应怜叩关子,了义共心冥。
唐朝·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唐朝·迟贤新置阁,高意此郊居。古径行春早,新窗见月初。 放歌还倚瑟,讲道亦观书。为我留禅位,来逢此会疏。
唐朝·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何处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唐朝·何意廉从事,还来会默仙。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 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飘飖过柳寺,应满译经前。
唐朝·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唐朝·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唐朝·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唐朝·雨信清残暑,萧条古县西。早凉生浦溆,秋意满高低。 前事虽堆案,闲情得溯溪。何言战未胜,空寂用还齐。
唐朝·暑气当宵尽,裴回坐月前。静依山堞近,凉入水扉偏。 久是栖林客,初逢佐幕贤。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唐朝·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唐朝·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唐朝·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 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