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烟树晚微茫。孤鸿下夕阳。 梅花消息近。试向南枝问。记得水边春。江南别后人。
宋朝·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 曲港照回流,影乱微波浅。作态低昂好自持,水阔烟波远。
宋朝·兰茝空悲楚客秋。旌旗谁见使君游。凌云不隔三山路,破浪聊凭万里舟。 公欲去,尚能留。杯行到手未宜休。新诗无物堪伦比,愿探珊瑚出宝钩。
宋朝·前村夜半。每为江梅肠欲断。浅紫深红。谁信漫天雪里逢。 醉头扶起。宿酒阑干犹困倚。便莫催残。明日东风为扫看。
宋朝·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宋朝·晓日初开露未晞。夕烟轻散雨还微。暗摇绿雾游鯈戏,斜映红云属玉飞。 情脉脉,恨依依。沙边空见棹船归。何人解舞新声曲,一试纤腰六尺围。
宋朝·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新亭风景尚依然。白发故人相遇、且留连。 家山应在层林外。怅望花前醉。半天烟雾尚连空。唤取扁舟归去、与君同。
宋朝·小院雨新晴。初听黄鹂第一声。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冲破波痕久未平。
宋朝·小雨初收报夕阳。归云欲渡转横塘。空回雨盖翻新影,不见琼肌洗暗香。 追落景,弄微凉。尚余残泪浥空床。只应自有东风恨,长遣啼痕破晚妆。
宋朝·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睡余谁遣夕阳斜。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 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未须锦瑟怨年华。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宋朝·浅碧蘸鳞鳞。照眼全无一点尘。百草千花都过了,初新。翠竹高槐不占春。 歌啸堕纶巾。午醉醒来尚欠伸。待得月明归去也,青萍。更有凉风解送人。
宋朝·夹路行歌尽落梅。篆烟香细袅寒灰。云移碧海三山近,月破中天九陌开。 追乐事,惜多才。车声遥听走晴雷。十年梦断钧天奏,犹记流霞醉后杯。
宋朝·平波涨绿春堤满。渡口人归晚。短篷轻楫费追寻。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 故人回望高阳里。遥想车连骑。尊前点检旧年春。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宋朝·痛饮狂歌,百计强留,风光无奈春归。春去也,应知相赏,未忍相违。卷地风惊,争催春暮雨,顿回寒威。对黄昏萧瑟,冰肤洗尽,犹覆霞衣。
宋朝·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与君著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时。江南春色寄来迟。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
宋朝·数声微雨风惊晓,烛影欹残照。客愁不奈五更寒。明日梨花开尽、有谁看。 追寻犹记清明近。为向花前问。东风正使解欺侬。不道花应有恨、也匆匆。
宋朝·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 满城歌吹,也似春和豫。争
宋朝·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宋朝·东风一夜催春到。杨柳朝来好。莫辞尊酒重携持。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 凤台园里新诗伴。不用相追唤。一声清唱落琼卮。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
宋朝·雨声萧瑟,初到梧桐响。人不寐,秋声爽。低檐灯暗淡,画幕风来往。谁共赏。依稀记得船篷上。 拍岸浮轻浪。水阔菰蒲长。向别浦,收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