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明朝·怜余万里向川西,薄暮携舟泛霅溪。秋霁尚看乡月近,风鸣已忆峡猿啼。陈情欲疏同乌鸟,奉使聊因访碧鸡。那得回车东下日,相迎还复几人齐。
明朝·草堂旧结北山阿,逋客还家洽薜萝。绕院松林岚翠重,满庭蕉叶雨声多。清樽自对丛花发,高枕无如啼鸟何。若道世情堪澹处,门前终日俯沧波。
明朝·西园飞盖月中游,随意登攀自可留。门径近连驰道树,池塘遥接汉宫流。坐看虚牖明朱絺,行见深松间画楼。一自王孙开别第,凤台花鸟不知秋。
明朝·知君谢朝谒,山水赋尤工。才迈雕龙客,心齐失马翁。烟霞留户内,花竹隐墙东。莫道风流意,如今异洛中。
明朝·恋别南州守,聊为越客吟。三江看雁尽,五岭入云深。风气通蛮落,人烟接海阴。炎方将帝命,并切饮冰心。
明朝·沙畔石纵横,回流向玉京。游人望远至,高阁几年成。落槛青山色,边江细雨声。乘舟何处客,正及海潮平。
明朝·宝塔中天构,君王奠镐年。皇图香界合,海气凤楼悬。万岭开江左,千门倚日边。南山留作镇,长见法轮圆。
明朝·共向青门饯,谁为棠枤歌。与君零落后,仍苦别离多。鸿雁分歧路,风波溯曲河。传诗惠连日,莫不寄羊何。
明朝·一倚层楼上,风烟自曲阿。山晴俱入牖,月湿迥临河。散帙流萤落,吟秋早雁过。无端见乡树,却忆别年多。
明朝·江云空寂塞鸿哀,竹笠绳鞋归去来。七十二峰深雪里,炊烟何处辨楼台。
明朝·倚棹秋光对碧峰,露香倾下木芙蓉。西林月白东林晓,两处敲残百八钟。
元朝·双塔嵯峨耸碧空,烂银堆里紫金峰。江流吴楚三千里,山压蓬莱第一宫。云外楼台迷鸟雀,水边钟鼓振蛟龙。问僧何处风涛险?郭璞坟前浪打风。
元朝·春风阳羡微喧住。顾渚问苕叟吴父。一枪旗紫笋灵芽,摘得和烟和雨。焙香时碾落云飞,纸上凤鸾衔去。玉皇前宝鼎亲尝,味恰到才情写处。
元朝·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元朝·恁倚东风远映楼。流莺窥面燕低头。暇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红雾敛,彩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
元朝·虞山几千叠,千叠白云飞。出山变苍狗,入山为白衣。不如化作双白鹤,飞向白云深处落。向予能解说前身,不是当初旧城郭。
明朝·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年年遇雪霜,谁谓寒可易。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狐裘已适体,谁念寒途客。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徐君骨已朽
明朝·白发江湖一病身,平生精力萃斯文。师门伟器今余几,藩国奇才独数君。共爱辞华追董贾,肯将出处累机云。生刍不到黄琼墓,目极五湖西日曛。
明朝·常年九日倍悲秋,况在长途独倚楼。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悠悠岁月只添老,靡靡湖山已倦游。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
明朝·平生不解醉,来饮辄颓然。近赖好事人,置我嵇阮间。一酌忧尽忘,数斟思已仙。似同曾点辈,舞此风雩天。人道何所本,乃在羲皇先。如何末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