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
宋朝·皇皇于宙间,快意本何限。有如抱畦畛,相对不见面。汝南箕颍士,白首仕州县。偶来江西游,溪山副良愿。口诵陶令章,手持古书卷。老气益健敏
宋朝·东冈准拟太丘来,竹洗尘根石拂苔。好客风廊俱有分,只愁高唱不容陪。
宋朝·色分姑射冰肌外,味在金仟露掌中。乞与佳人润妆脸,两家春色一般风。
宋朝·扫叶林间一梦回,别来秋物已惊催。书通意外殷勤语,诗寄闲中气味来。花木成阴如结幄,庭除自转不蠲埃。俱生北地俱流落,谁得杨枝送一杯。
宋朝·溪山春兰林,桃李花槐市。戏友二三生,兴来远返趾。墨客冠再弹,苍官仕三已。矜豪柳索强,引分梅知止。缘芳草齐亚,粉面花衬绮。庆暖具杯觞
宋朝·尹子於为文,跳弄同戏剧。举头发天藏,俛产取地蛰。谁谓热洛河,可使当刘秩。挥毫射虎豹,引手唾决拾。驭风千里空,命的一箭疾。吾意召雷霆
宋朝·曾揽轺轩一整冠,江西吏胆至今寒。疲民仰德方为贵,野老言公不似官。身必静休犹是病,心无拣择始知安。高情未得真消息,试仗诗筒一间看。
宋朝·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苹。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祗有鸣埚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宋朝·面山堂上迎秋色,使君举酒当月白。冰磁雪腕方取怜,看破妖娆念羁客。涨边从骑何奔忙,溪童叠厌争窥墙。为公一洗穷愁肠,与公草木同辉光。
宋朝·春风虽轻飏,摧折犹有补。适当浓华时,明知不须雨,浴蚕待桑钱,特禾候阳土。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如何屯寒云
宋朝·大字韦将军,小字徐开府。惠我数百言,字字了今古。江山得何助,文采乃如许。莫羞无稻粱,鸿飞自高举。
宋朝·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
宋朝·学诗学礼孱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鹍鹏羽翼自垂天,蜩与飞鸣有馀地。短
宋朝·西来有客解归装,先说东台白首郎。颜貌宛如周柱史,须眉皆是汉冯唐。百年未觉强弓满,新历还添漏箭长。欲寄平安恐烦报,桃花川里漾舟忙。
宋朝·淮南有酒谁人得,分饷东吴无酒客。应怜蔀屋寒气多,倍费行厨春色力。人道使君宜在朝,我视使君宜逍遥。已闻财计免催索,况是闾阎安教条。增
宋朝·朱弦之琴三人叹,此曲宜传广陵散。要知太上乃忘情,山上婴儿是雷电。情钟我辈才力中,路傍野草年年丰。原头火烧去不尽,天外春意来无穷。西
宋朝·会稽笔法老无尘,今代闲闲是后身。只有爱鹅缘已尽,举群还付和来人。
宋朝·少常仙伯词翰光,天鹅绶带连天香。崆峒之人瞻北斗,假面不敢呈西凉。浮名於我亦何有,不爱热官能炙手。诗参祖律品度高,饮遇故人情分久。梦
宋朝·山在云中人在山,人居山与白云闲。也须认得瑶田路,方见青云一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