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明朝·河汉三秋隔,星辰万里违。客怜双鸟去,僧讶一人归。相马吾何有,知鱼尔亦非。春风故相爱,吹绿北山薇。
明朝·人行松径静,数里不知遥。路转还逢寺,僧迎只过桥。岩姿收独妙,泉响息群嚣。东去频回首,山花似我邀。
明朝·修竹满舍傍,长松当道周。青山生白云,隐隐屋上头。出门见溪水,有桥复有舟。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瑟尊侑高谈,兴尽不强留。静游羲皇梦
明朝·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玄冬万景瑀
明朝·雁门僧避胡尘来,匡庐山中寻讲台。谁云净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莲花开。莲花开时千万朵,江南君臣不疑我。渊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头上巾。攒
明朝·臣奢无辜为君戮,臣胥敢怒不敢哭。朝辞楚疆莫吴国,还兵入郢亦太酷。愤愤心,还未足。楚何怨?吴何恩?豫让死,王裒存。是邪非,不必论。一
明朝·烛照高斋坐论文,十回侍侧九乔君。讣传两地恸复恸,声隔九原闻不闻。南国江山愁夜雨,西涯水月梦秋云。独怜风雪泷冈馆,犹许幽谈到夕曛。
明朝·悲歌当哭不论诗,长忆先生哭子时。今日又兴天下恸,他年真拜古人师。涛驱东海曾于砚,石采西山故可碑。一念九原应未瞑,白头亲尚在慈闱。
明朝·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碎琴。
明朝·倚天松不受风摇,白鹤迥翔似有招。何处客来忘此阁,故人诗在忆同朝。采苓每带云双屐,供石时添水一瓢。莫道山中无语者,老僧送罢又逢樵。
明朝·重阳无雨慰农家,我亦闲行野水涯。高岭未登心独往,美人不见眼谁遮。云随风散千林净,溪抱村流一道斜。有酒莫教都饮尽,明朝还约看黄花。
明朝·清江浦口驰词地,左顺门前待报时。远道谪官何日到,小臣忧国有天知。镜看白发朝还掩,棹指青山晚更移。老我闲居复多病,秋来愁和送君诗。
明朝·万丈{殹巫}闾万丈云,白头何地可寻君。懒招海贾非无谓,笑答山灵似有闻。秋水竿留巢父在,春风榻与管宁分。数封再检先朝疏,望断天涯坐夕曛。
明朝·一鸟不鸣山可怜,更怜鸣鸟过檐前。友声信有如莺语,喜报曾闻是鹊传。南国音成非别调,北窗梦醒正闲眠。近来习静心初定,独把无声寄五弦。
明朝·涯翁尊师近寄至《园亭》四诗,正与幽居景物相合,依韵写意,聊以自适,他日有便,将呈焉请教。
明朝·病余情绪还无赖,久拟临泉洗宿埃。载酒定须三宿返,送茶时复一僧来。身从白日风时避,眼到青山雪处回。为问西斋悬榻地,荒云和叶几堆堆。
明朝·半年病足懒登山,咫尺烟霞梦寐间。再到欲题新岁月,相逢争识旧容颜。流过乱石清泉静,飞尽浮云翠壁间。漫道坐来多渴思,一茶还待老僧还。
明朝·东归诏许省慈亲,瀛海西头问旧津。宿麦穗余三月饷,枯杨皮尽几家薪。平生酒慕苏门老,它日羹怜颍谷人。闻道王师频报捷,中原今已息风尘。¤
明朝·手线缝衣欲问寒,慈颜时向梦中看。世间尽道为官好,天下无如别母难。读罢家音添鬓白,书成国事剩心丹。青灯自照砖河夜,回首江南路渺漫。
明朝·秋深水国候来鸿,一夜悲凉见朔风。行遍冉泾无语者,听松阁上哭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