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万里海西路,茫茫边草秋。计程沙塞口,望伴驿峰头。 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唐朝·晚步随江远,来帆过眼频。试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 回首怜归翼,长吟任此身。应同南浦雁,更见岭头春。
唐朝·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唐朝·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 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唐朝·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唐朝·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唐朝·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唐朝·旧宅谁相近,唯僧近竹关。庭闲云满井,窗晓雪通山。 来客半留宿,借书多寄还。明时未中岁,莫便一生闲。
唐朝·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唐朝·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唐朝·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学
唐朝·翩翩出上京,几日到边城。渐觉风沙起,还将弓箭行。 席箕侵路暗,野马见人惊。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
唐朝·独上七盘去,峰峦转转稠。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筝头。 水没荒桥路,鸦啼古驿楼。君今在城阙,肯见此中愁。
唐朝·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始
唐朝·秦城啼楚鸟,远思更纷纷。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 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唐朝·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唐朝·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唐朝·由来病根浅,易见药功成。晓日杵臼静,凉风衣服轻。 犹疑少气力,渐觉有心情。独倚红藤杖,时时阶上行。
唐朝·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唐朝·又见帝城里,东风天气和。官闲人事少,年长道情多。 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谁知余寂寞,终日断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