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洛
唐朝·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不践有命草,但饮无声泉。 斋性空转寂,学情深更专。经文开贝叶,衣制垂秋莲。 厌此俗人群,暂来还却旋。
唐朝·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唐朝·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
唐朝·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
唐朝·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骚
唐朝·岳岳冠盖彦,英英文字雄。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 何幸松桂侣,见知勤苦功。愿
唐朝·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 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唐朝·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唐朝·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愿
唐朝·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 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始明浅俗心,夜结朝已津。净
唐朝·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 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唐朝·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 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 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萍
唐朝·滩闹不妨语,跨溪仍置亭。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 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褭褭立平地,棱棱浮高冥。 一日数开扉,仙闪目不停。徒
唐朝·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日户昼辉静,月杯夜景幽。咏惊芙蓉发,笑激风飚秋。 鸾步独无侣,鹤音仍寡俦。幸
唐朝·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往迹虽不同,托意皆有因。 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江
唐朝·高意合天制,自然状无穷。仙华凝四时,玉藓生数峰。 书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龙。闲为气候肃,开作云雨浓。 洞隐谅非久,岩梦诚必通。将
唐朝·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大
唐朝·月迥无隐物,况复大江秋。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飕飗 岘亭当此时,故人不同游。故人在长安,亦可将梦求。
唐朝·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倾有馀食,三农行可观。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