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 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唐朝·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唐朝·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唐朝·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唐朝·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唐朝·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唐朝·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唐朝·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唐朝·衔命出尚书,新恩换使车。汉庭无右者,梁苑重归欤。 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共经何限事,宾主两如初。
唐朝·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唐朝·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唐朝·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唐朝·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唐朝·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唐朝·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 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
唐朝·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唐朝·一政政官轧轧,一年年老駸駸。 身外名何足算,别来诗且同吟。
唐朝·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
唐朝·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 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行看布政后,还从入京华。
唐朝·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