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唐朝·【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
唐朝·【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唐朝·【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
唐朝· 【江南曲四首(其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唐朝·【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唐朝·【晚次乐乡县】 故乡杏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唐朝·【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绦复从戎。帐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唐朝·【感遇】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唐朝·【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唐朝·【感遇】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唐朝·【感遇】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催兀,暴骨无全躯。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唐朝·【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唐朝·【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朝·【竹枝】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唐朝·【竹枝】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
唐朝·【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唐朝·【竹枝】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唐朝·【竹枝】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唐朝· 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