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唐朝·【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唐朝·【效崔国辅体四首】 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雨后碧苔院,霜
唐朝·【惜花】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
唐朝·【深院】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唐朝·【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唐朝·【故都】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
唐朝·【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
唐朝· 【安贫】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宋朝·【采桑子】春风不负年年信,长趁花期。小锦堂西,红杏初开第一枝。碧箫度曲留人醉,昨夜归迟。短恨凭谁,莺语殷勤月落时。
宋朝·【卜算子】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宋朝·【千秋岁】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
宋朝·【菩萨蛮】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此为春闺怨词。
宋朝·【江神子】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
宋朝·【蝶恋花】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
宋朝·【卜算子】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宋朝· 【忆君王】 依依宫柳拂宫墙, 楼殿无人春昼长。 燕子归来依旧忙。 忆君王, 月破黄昏人断肠。
宋朝·【点绛唇】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珮。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宋朝·【清平乐】 春晚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朝·【减字木兰花】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