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明朝·秣陵春色厌驱驰,投老吴门白发垂。灯下解衣盘礴处,山中持斧啸歌时。一贫比宪元非病,三绝如虔不数痴。落日高堂开障子,云峰烟树使人悲。
明朝·睢阳画癖不可医,睢阳作画真画师。岂惟长绢善挥洒,只此短纸谁能为。野旷天寒气萧爽,人坐茅亭绝尘想。阶前旧雨客不来,天末晴云心独往。青
明朝·人生自召百一病,伤彼六欲兼七情。我今有病出偶尔,开口欲说难为名。幸非寒战与潮热,一痛却使心怦怦。籧篨戚施古人疾,二者一旦来相婴。执
明朝·孤城钟漏促寒鸡,风雪残灯梦欲迷。静夜独眠高榻上,故人遥在数峰西。空林松子时时落,绝涧梅花树树低。知是山中有佳兴,柴门清晓候封题。
明朝·手扶藜杖出南园,不向妻孥告一言。白发被肩过浙水,青山回首隔吴门。平芜客路何时尽,乔木人家几处存。此去越中怜岁暮,绨袍应见故人恩。
明朝·畦间此种看来无,绿叶尖长也自殊。似取珊瑚沉铁网,空将薏苡作明珠。菊苗同摘凭谁赋,药品兼收正尔须。曾是老人宜服食,只今衰病莫如吾。
明朝·病卧空园两月长,何曾延客一升堂。忽看枣实真成果,乱插榆秧已作疆。自喜清阴消伏暑,谁期佳节到重阳。酒酣碧碗深如许,不厌冰浆沁齿凉。
明朝·八尺筇枝在手中,小园游处拟温公。离奇不合翻多寿,伛偻安能更直躬。足弱敢临阶石乱,眼昏浑觉□花空。绿阴满地闻啼鸟,此乐何如与众同。
明朝·病首棱棱卧未便,坐临风露小堂前。娟娟缺月初离海,隐隐明河欲亘天。忧旱有诗歌倬彼,还家无计叹茫然。夜深童子垂头处,独听城楼刻漏传。
明朝·年老逢春人共咍,小园日涉去仍回。墙边槐树谁家种,篱外桃花特地开。冰到泮时终在沼,石依阴处自生苔。折腰最苦无筋力,欲和渊明归去来。¤
明朝·坐来斋阁欲清心,忽对名香到夜深。已似古人频扫地,更无俗客共鸣琴。暖烟盘曲丝萦碧,细屑圆成箸削金。始信解家真得法,清泉饼莫送词林。
明朝·幼从乡校托交游,束发相看到白头。我愧济南非伏胜,人言吴下有施雠。高怀已见开三径,遗爱犹闻在两州。少待登堂成一笑,手持春酒献还酬。
明朝·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蒨。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行行七里余
明朝·紫玉新裁恰过肩,斑斑四面带湘烟。病躯藉尔能扶直,巧手烦渠莫削圆。世事固知方则止,时人应道曲能全。此生得免模棱诮,晚节相依尚挺然。
明朝·萍藻多从雨后生,绿波常共小池平。朱藤覆满休轻剪,待看繁花映水明。
明朝·都门无计可留公,况是秋来有便风。尚忆陆机游洛下,莫疑张翰向江东。词林前辈晨星少,乡社无人海月空。定有天书还召入,暂将留务托南宫。
明朝·篆法久欲绝,李公得真传。近时乡先辈,仿佛如滕权。昔为我题扁,握笔指腕悬。顾盼张髯须,起立竦背肩。俯仰为陈迹,屈指十五年。破屋垂雨溜
明朝·吾乡沈衢州,远致尺书在。发书报文侯,有疽发于背。我忧体肥人,此疾恐为害。犹冀有良医,或倚以致瘥。忧怀适浃旬,浙疏驰独快。乃六月七日
明朝·百亩园依清庙开,去年初夏忆曾来。繁花落尽留红叶,新笋丛生带绿苔。北阙倚云通剑佩,南宫隔水见亭台。令人顿作山林想,况有萧萧白发催。
明朝·人日初开社,香风拂寺门。梅花殊耐雨,一白自成村。湿气蒸初艳,春声散冷魂。钟残僧出定,留语坐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