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
唐朝·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奈
唐朝·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
唐朝·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
唐朝·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
唐朝·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长。使君知有不自由, 坐在头时立在掌。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写仪容得恣把。 为徽持此谢敬中,以死报郎为□□。
唐朝·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
唐朝·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
唐朝·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唐朝·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 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唐朝·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
唐朝·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 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唐朝·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龙
唐朝·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赑
唐朝·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 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唐朝·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无
唐朝·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唐朝·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惊
唐朝·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
唐朝·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 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