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唐朝·白首征西将,犹能射戟支。元戎选部曲,军吏换旌旗。 逐虏招降远,开边旧垒移。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唐朝·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唐朝·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谿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唐朝·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 送客沙头宿,招僧竹里棋。如今各千里,无计得相随。
唐朝·夜到碧溪里,无人秋月明。逢幽更移宿,取伴亦探行。 花下红泉色,云西乳鹤声。明朝记归处,石上自书名。
唐朝·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老大谁相识,恓惶又独归。 扫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唐朝·黄沙北风起,半夜又翻营。战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 深山旗未展,阴碛鼓无声。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
唐朝·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唐朝·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唐朝·南原相送处,秋水草还生。同作忆乡客,如今分路行。 因谁寄归信,渐远问前程。明日重阳节,无人上古城。
唐朝·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 水鹤沙边立,山鼯竹里啼。谢家曾住处,烟洞入应迷。
唐朝·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唐朝·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唐朝·借问炎州客,天南几日行。江连恶谿路,山绕夜郎城。 柳叶瘴云湿,桂丛蛮鸟声。知君却回日,记得海花名。
唐朝·幽居得相近,烟景每寥寥。共伐临谿树,因为过水桥。 自教青鹤舞,分采紫芝苗。更爱南峰住,寻君路恐遥。
唐朝·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 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
唐朝·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唐朝·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唐朝·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