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 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莫
唐朝·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立见山僧来,遥从鸟飞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惟丘墓。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虎
唐朝·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唐朝·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探丸害公吏,抽刃妒名倡。 家产既不事,顾盼自生光。酣
唐朝·宫漏夜丁丁,千门闭霜月。华堂列红烛,丝管静中发。 歌眉低有思,舞体轻无骨。主人启酡颜,酣畅浃肌发。 犹思城外客,阡陌不可越。春
唐朝·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唐朝·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 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唐朝·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唐朝·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 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如
唐朝·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 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沉。蘋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
唐朝·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
唐朝·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唐朝·飞流透嵌隙,喷洒如丝棼。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馀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
唐朝·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唐朝·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 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岂
唐朝·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人
唐朝·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
唐朝·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沉吟。期
唐朝·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
唐朝·邑邑何邑邑,长沙地卑湿。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 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 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