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盐角儿】 毫社观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
宋朝·【惜分飞】 别吴作山水光中清无暑,是我消魂别处。只有多情雨,会人深意留人住。不见梅花来已暮,未见荷花又去。图画他年觑,断肠千古苕溪路。
宋朝·【水龙吟】 次歆林圣予惜春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
宋朝·【生查子】 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感旧。宫里妒娥眉,十载辞君去。翠袖怯天寒,修竹无人处。今日近君家,望极香车骛。一水是红墙,有恨
宋朝·【摸鱼儿】 东皋寓居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消嘴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
宋朝·【迷神引】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
宋朝·【临江仙】 信州作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
宋朝· 【临江仙】 绿暗汀州三月暮, 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 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 美人新上帘
宋朝·【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
宋朝· 【八声甘州】 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 天未遣公归。 向西湖两处, 秋波一种, 飞霭澄辉。 又拥竹西歌吹,
宋朝·【喜迁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
宋朝·【夜如年】 (古捣练子)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宋朝·【夜捣衣】 (古捣练子)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宋朝·【阳羡歌】 (踏莎行)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
宋朝·【行路难】 (小梅花)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
宋朝·【小重山】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楚梦冷沉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
宋朝·【惜余春】 (踏莎行)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江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
宋朝·【西江月】 携手着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宋朝·【望湘人】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伴。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
宋朝·【望书归】 (古捣练子)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