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中间两句“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转向春天的柳林和荻笋,可能表示季节转换,或者诗人观察到春天的生机。最后两句“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提到金陵岸,可能指南京附近的江岸,回首时感受到北风,可能有离别或思乡的情感。
综合来看,这首诗可能描绘了江南地区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同时带有对金陵(南京)的回忆或眺望,可能是在某个冬季末春初的时节,诗人站在江南某处,看到自然的变化,回望金陵,感到北风的寒冷,可能有旅途中的感怀或对故乡的思念。
需要确认是否有历史背景,比如是否有诗人在此时此地的记载,但用户可能希望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合理想象,而不是依赖具体的历史事实。因此,背景应围绕江南冬春交替、自然景象、金陵的地理位置和诗人的情感展开。
江南冬春交替时节,诗人于山泽间目睹寒崖蛰熊、腊月山鸟异象,遥望金陵江岸柳林初萌、荻笋破土,北风掠过江面引发乡思。
本文标题:竹里馆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607.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