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圣朝偏重大司空,人咏元和第一功。拥节高临汉水上, 题诗远入舜城中。共惊向老多年别,更忆登科旧日同。 谁不望归丞相府,江边杨柳又秋风。
唐朝·正初天子亲郊礼,诏摄将军领卫兵。斜带银刀入黄道, 先随玉辂到青城。坛边不在千官位,仗外唯闻再拜声。 共喜与君逢此日,病中无计得随行。
唐朝·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暗修黄箓无人见, 深种胡麻共犬行。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唐朝·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海北蛮夷来舞蹈, 岭南封管送图经。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唐朝·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捧盘小吏初宣敕, 当殿群臣共拜恩。日色遥分门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园。 每年重此先偏待,愿得千春奉至尊。
唐朝·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惠化州人尽清净, 高情野鹤与逍遥。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唐朝·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廊下御厨分冷食, 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
唐朝·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唐朝·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邑司犹属宗卿寺, 册号还同虏帐人。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尽随身。 毡城南望无回日,空见沙蓬水柳春。
唐朝·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世业偏临七里濑, 仙游多在四明山。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 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唐朝·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身贵早登龙尾道, 功高自破鹿头城。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唐朝·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 更想工人下手难。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唐朝·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唐朝·年少才高求自展,将身万里赴军门。辟书远到开呈客, 公服新成著谢恩。驿舫过江分白堠,戍亭当岭见红幡。 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唐朝·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只于触目须防病, 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唐朝·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奉使贺成登册礼, 陪班看出降恩书。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 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唐朝·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两朝侍从当时贵, 五字声名远处传。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
唐朝·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 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 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唐朝·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 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唐朝·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自废田园今作主, 每逢耆老不呼名。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成。 公事况闲诗更好,将随相逐上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