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经过独爱游山客, 计校唯求买药钱。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吟君钓客词中说,便欲南归榜小船。
唐朝·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骑马在嘶空枥, 自作书留别故人。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 最悲昨日同游处,看却春风树树新。
唐朝·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黄纸开呈相府后, 朱衣引入谢班中。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 最幸紫薇郎见爱,独称官与古人同。
唐朝·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烛暗有时冲石柱, 雪深无处认沙堤。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凤阙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唐朝·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 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唐朝·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归去唯将新诰牒, 后来争取旧衣裳。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 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
唐朝·闻君久卧在云间,为佐嫖姚未得还。新结茅庐招隐逸, 独骑骢马入深山。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声出城去,家僮不复扫柴关。
唐朝·头白新年六十馀,近闻生计转空虚。久为博士谁能识, 自到长安赁舍居。骑马出随寻寺客,呼儿散写乞钱书。 古来贤哲皆如此,应是才高与众疏。
唐朝·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今体诗中偏出格, 常参官里每同班。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唐朝·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西学已行秦博士, 南宫新拜汉郎官。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唐朝·白笏朱衫年少时,久登班列会朝仪。贮财不省关身用, 行义唯愁被众知。藏得宝刀求主带,调成骏马乞人骑。 未曾相识多闻说,遥望长如白玉枝。
唐朝·騄耳新驹骏得名,司空远自寄书生。乍离华厩移蹄涩, 初到贫家举眼惊。每被闲人来借问,多寻古寺独骑行。 长思岁旦沙堤上,得从鸣珂傍火城。
唐朝·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作活每常嫌费力, 移居只是贵容身。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唐朝·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 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唐朝·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每著新衣看药灶, 多收古器在书楼。有官只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 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
唐朝·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使君座下朝听易, 处士庭中夜会诗。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馀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唐朝·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闲怜鹤貌偏能画, 暗辨桐声自作琴。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唐朝·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 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唐朝·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蹇驴放饱骑将出, 秋卷装成寄与谁。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 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唐朝·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琴书著尽犹嫌少, 松竹栽多亦称贫。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