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家姓/安姓起源及全国省市分布-安姓名人及事迹

安姓

    【姓氏起源】

    安姓源于姬姓。传说远古黄帝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次子叫安,后居住西方,成为西方众部落的首领,不久便建立安息国(今伊朗)。到了东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安息国与中原的来往增多,到中原来经商、宣扬佛教,有些人就在中原定居,繁衍后代。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叫清的王太子也来中国传播佛教,此人博学多才,对佛经很有研究,又修习过掸定。他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先在西域一带游化,以后又辗转中原,于公元148年到达了河南洛阳。他很快就通晓华语,还取华语名为“世高”,以国名为姓,称安世高。后来,安息人来中原不归者便像他一样也以安为姓,奉世高为安姓始祖。

    【全国的分布】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湖南、甘肃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中原安姓大举南迁;唐宋元时期,安姓迁居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初,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广东、福建沿海之地安姓迁居到台湾地区及海外国家。如今,安姓主要分布在河北、安徽、河南等地。

    【姓氏名人】

    安重荣:字铁胡,五代后晋朔州人,后唐时任振武巡边指挥使。后归附后晋石敬瑭,任成德军节度使。石敬唐投降契丹后,安重荣起兵反之,次年战败被杀。他这种民族气节,得到了后人的景仰。

    安维峻: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光绪年间进士,授编修。安维峻直言敢谏,曾被慈禧革职,后又重新启用,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著有《诗文集》、《四书讲义》。

    安文钦:陕西省绥德人,抗战时期积极与八路军合作。新中国建立后,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称为“陕西四老”之一。著有《满腹牢骚记》等。

    【姓氏文化】

    安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安姓宗祠有四言通用联——仙人食枣,乐工剖心。

    上联是指秦代方士安期生,他是秦汉之际的著名术士,方仙道的创始人。曾卖药于海上,受学于河上丈人,学习黄老之术。后游寓莱芜,隐居在城南安仙村及仙人山一带,采药炼丹,吐纳修仙,济世扶困。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

    下联指唐代长安人安金藏,他是太常寺乐工。当时有人诬告太子李旦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追查。安金藏说:“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剖心来表明太子不反。”说完便抽出佩刀自剖其胸,鲜血直流,经抢救后才醒来。武则天听说后,马上下令停止追查。睿宗景云年间,安金藏官居右骁卫将军,封为代国公。

    【名人事迹】

    安禄山叛乱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当时的唐玄宗特别看中一个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安禄山不仅骁勇善战,而且狡黠奸诈。自从当了节度使以后,他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的信任,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天宝三年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这样他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身兼三镇节度使,私下培植精兵20万,蓄养战马,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起兵叛乱。

    安禄山深知唐朝统治者的腐败,又为和杨国忠争权,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在范阳起兵反唐,举兵南下,攻下重镇洛阳。公元756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但他只做了二年的皇帝,就被他的儿子谋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