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西施滩_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译文

奸臣伯嚭使吴国灭亡,恶名却推在西施身上。

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似为美女不平。

注释

西施滩:西施,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

宰嚭:即伯嚭。春秋时,吴国太宰,又称太宰嚭。在吴国与越国的争战中,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及群臣,勾践贿赂了伯嚭获得了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陷:落得,这里指承担。

浣:洗。

宰嚭:即伯嚭。春秋时,吴国太宰,又称太宰嚭。在吴国与越国的争战中,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及群臣,勾践贿赂了伯嚭获得了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陷:落得,这里指承担。

浣:洗。

AI诗词背景分析: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宠幸太宰嚭,太宰嚭进谗言导致吴国灭亡。西施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以迷惑夫差,最终吴国被灭,西施也背负了恶名。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感慨这段历史,借浣纱的春水表达对西施的同情以及对历史中诸多不平之事的感慨

下一篇:最后一页

《西施滩_崔道融.doc》

下载
下载:西施滩_崔道融.doc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