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忆江南三首_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

参考资料:

1、谢克先.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6.

谙: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桂子:桂花。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早晚:犹言何日,几时。

AI诗词背景分析: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用户的要求:根据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首先,原诗词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首先,白居易曾经在江南任职,比如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回到洛阳后,回忆江南的生活。第一首写江南总体风景,第二首杭州的桂子和江潮,第三首苏州(吴宫)的酒和舞女。所以背景应该结合他的经历: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回忆早年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时在江南的生活,那时他欣赏过江南春日的江花江水,在杭州山寺寻桂、郡亭看潮,在苏州品吴酒、观吴娃歌舞,如今怀念那些时光,写下这些忆江南的词。需要整合成连贯的背景文本,不要额外信息。现在组织语言: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回忆早年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期间在江南的生活——曾见江南春日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的美景,在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在苏州饮吴酒、观吴娃双舞醉芙蓉,念及过往,心生怀念,遂作此词。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仅背景,无解释。调整更流畅: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回忆早年任杭州、苏州刺史时在江南的生活——曾见江南春日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在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在苏州饮吴酒一杯春竹叶、观吴娃双舞醉芙蓉,怀念过往时光,作此《忆江南》。这样应该可以了。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回忆早年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期间在江南的生活——曾见江南春日江花红胜火、江水绿蓝的美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在苏州饮吴酒、观吴娃双舞醉芙蓉,念及那些时光,心生怀念,写下这些词。

《忆江南三首_白居易.doc》

下载
下载:忆江南三首_白居易.doc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