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
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
栖迹:遁身隐迹。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乾坤:国家;江山;天下。
石藓:生在石上的苔藓。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诗词的内容:“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首先,诗词写的是拜访友人的居所,环境是竹径、衡门(简陋的门),没有尘俗喧嚣,有新泉、石藓、崩壁、松根,还有寻僧的孤峰和啸猿。接下来要想象创作背景:应该是诗人拜访一位隐居的友人,友人的居所位于清幽的地方,周围有竹林小径、简陋的门,环境宁静无世俗噪音,附近有新泉流过石藓,崩裂的岩壁露出松根,友人还提到寻僧的地方在孤峰上,有猿猴长啸。需要把这些背景整合起来,符合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现在组织语言:诗人拜访一位隐居友人的居所,友人的栖身之处有竹径和简陋的衡门,虽在天地之间却无尘世喧嚣。居所附近新泉漫过石上苔藓,崩裂的岩壁露出松根。友人还提及寻僧的地方在孤峰之上,有猿猴长啸。
诗人拜访一位隐居友人的栖身之所,那里有竹径与简陋的衡门,虽处于天地之间却无半点尘俗喧嚣。附近新泉漫过石上苔藓,崩裂的岩壁露出松根。友人又说起寻僧的去处,是在孤峰之上,有猿猴长啸。
本文标题:题友人山居_黄滔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811/159567.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