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咏柳_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似:如同,好像。

AI诗词背景分析: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诗词是贺知章的《咏柳》。用户要求根据诗词内容找或想象创作背景,还要仅返回背景文本,没有额外信息。首先,回忆这首诗的常见背景:贺知章在盛唐时期,可能是春天出游,看到柳树发芽,春风吹拂的景象,触发灵感。要符合诗词里的元素:碧玉般的柳树、绿丝绦、细叶、二月春风。所以整合起来应该是:盛唐时期的二月,诗人贺知章外出游春,见路旁一株柳树亭亭玉立,满树新叶翠绿如碧玉,枝条轻柔似绿丝绦,春风吹拂下细叶舒展,不禁心生赞叹,遂作此诗。需要检查有没有解释,有没有符合要求,然后调整语言更自然。

盛唐时期的二月,诗人贺知章外出游赏,见一株柳树满树新绿,枝条如丝绦轻垂,细叶在春风中舒展,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下一篇:最后一页

《咏柳_贺知章.doc》

下载
下载:咏柳_贺知章.do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