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苦雪四首·其四_高适

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

穷巷独无成,春条只盈把。

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

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

译文

谁说我长久以来都十分清闲,本来就是因为能赏识我的人太少。

我身居陋巷,却没有什么成就,就像细小的树枝一样,没有什么枝叶。

怎能一味羡慕显达之人,暂且先在牛车下放声高歌吧。

我知道古代的人,也有像我一样的呀!

注释

孰云:谁说。闲旷:清闲。

保:守。知寡:知我者稀少。

穷巷:偏僻的里巷,陋巷。

春条:幼树。盈把:一手可握,指细小。

鹏举:喻指仕进。典出《庄子·逍遥游》。

歌牛下:指在牛车下放声高歌的宁戚。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2-104页

孰云:谁说。闲旷:清闲。保:守。知寡:知我者稀少。

穷巷:偏僻的里巷,陋巷。春条:幼树。盈把:一手可握,指细小。

鹏举:喻指仕进。歌牛下:指在牛车下放声高歌的宁戚。

AI诗词背景分析: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诗词的内容:“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穷巷独无成,春条只盈把。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首先,分析诗词的情感:作者处于穷巷,无所成就,羡慕不来鹏鸟高飞,只能像宁戚那样在牛下唱歌(宁戚饭牛的典故,指贤士未遇),然后说古时也有和自己一样的人。接下来要想象创作背景:应该是作者处于闲居或失意的状态,住在偏僻的小巷,春天来了,只握着几枝春条,感慨自己没有成,不羡慕高位,想起古代贤士未遇的情况,于写了这首诗。需要符合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解释。现在组织语言:作者闲居穷巷,春日里手持少量春条,感慨自身无所成就,既不羡慕鹏飞之高,以宁戚饭牛自比,忽然想到古代亦有同自己这般境遇之人,遂作此诗。

作者闲居穷巷,春日里手持少量春条,感慨自身无所成就,不羡慕鹏飞之高,又以宁戚饭牛自比,忽然想到古代亦同自己这般境遇之人,遂作此诗。

《苦雪四首·其四_高适.doc》

下载
下载:苦雪四首·其四_高适.doc

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穷巷独无成,春条只盈把。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