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
十岁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
十二岁开始学弹筝,套在手指上的银甲一直没脱下来。
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
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隐居的人不因游赏而感到疲倦,在秋天炎热邀请宾客时候,无人请我。
我在碧竹林中来回走动,惆怅想望,池水清清,但仍是寂寥无人。
野地里的花终被沾湿,风中的蝶强作妖娆。
种种忧愁不能排解,就算你我携手同行,我还是感到烦闷无聊。
偷:指羞涩,怕人看见。
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芙蓉:荷花。《离骚》:“集芙蓉以为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筝(zhēng):乐器,十三弦。
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
悬知:猜想。
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背面:背着女伴。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招邀:邀请。
裛(yì):沾湿。
风蝶:风中之蝶。娇饶:柔美妩媚。
不自聊:不能自行排遣,烦闷无聊。
参考资料:
1、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 .李商隐诗选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72-73 .
2、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一)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
3、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 .李商隐诗选 :中华书局 ,2006 :1-2 .
偷:指羞涩,怕人看见。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芙蓉:荷花。《离骚》:“集芙蓉以为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筝:乐器,十三弦。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悬知:猜想。
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背面:背着女伴。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招邀:邀请。
裛:沾湿。风蝶:风中之蝶。娇饶:柔美妩媚。
不自聊:不能自行排遣,烦闷无聊。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文章是两首诗?不对,前面六句是《无题》(八岁偷照镜),后面是《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不对,先不管,用户要求根据诗词内容找或想象创作背景,然后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首先分析前面的诗:写少女从八岁到十五岁的成长,八岁学画眉,十岁踏青穿芙蓉裙,十二学弹筝,十四避六亲(待嫁),十五在秋千下泣春风,是少女怀春的成长过程。后面的诗:幽人(隐士或闲人)不疲倦地欣赏,秋暑天邀请朋友,竹碧怅望,池清寂寥,露花湿,风蝶娇,想和君携手,不然自己无聊。现在要整合背景?或者可能前面是写一位少女的成长,后面是诗人在秋暑天邀请朋友共赏景色,因寂寥想与友人相伴。但需要结合起来?不对,可能原始文章是两首诗?不管,用户要求根据内容找背景,所以需要创作或查找背景。比如前面的少女诗,背景可能是诗人观察到一位少女从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长变化,记录她的心事;后面的诗是诗人在秋暑时节,于竹林清池边,见露花风蝶,因寂寥想邀请友人携手共赏。但需要合并吗?或者可能原始文章是两首,但用户要求整体背景?或者可能我理解错了,原始文章其实是两首诗,前面是《无题》(李商隐),后面是《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不对,后面的诗是杜甫的?不管,现在需要根据内容写背景:比如诗人偶遇一位少女,从她八岁偷照镜学画眉,十岁踏青穿芙蓉裙,十二学弹筝不卸银甲,十四避六亲待嫁,十五在秋千下泣春风,记录她的成长与怀春;后来诗人在秋暑天,于竹碧池清之处,见露花湿、风蝶娇,因寂寥想与友人携手共赏,排解无聊。但需要更连贯?或者分开?但用户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所以整合起来:诗人见证一位少女从八岁偷照镜学画长眉,十岁踏青以芙蓉为裙衩,十二学弹筝常戴银甲,十四避见六亲待嫁,十五在春风中于秋千下哭泣的成长过程;后又在秋暑时节,因幽人不倦欣赏景色而相邀,见竹色转碧心生怅望,池水平清更觉寂寥,露花终被打湿,风蝶勉强娇饶,想在此地与君携手,不然自己也会无聊。但需要更自然,比如:诗人观察到一位少女从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长,八岁偷用镜子学画长眉,十岁踏青时穿芙蓉花样的裙衩,十二岁学弹筝时银甲从未卸下,十四岁避见六亲已知未嫁,十五岁在春风里背对秋千哭泣;后来诗人在秋暑天气,因幽人爱赏景而相邀,见竹色碧绿转而怅望,池水平清更觉寂寥,露花最终被夜露打湿,风蝶勉强显得娇饶,心想若能与君在此携手,否则自己也会难以排遣无聊。对,这样整合了两首诗的内容,符合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没有解释。
诗人观察到一位少女从八岁偷照镜学画长眉,十岁踏青以芙蓉为裙衩,十二岁学弹筝常戴银甲,十四岁避见六亲知未嫁,十五岁在春风里背对秋千哭泣的成长过程;后在秋暑时节,因幽人爱赏景相邀,见竹碧生怅望、池清觉寂寥,露花终被打湿、风蝶勉强娇饶,想在此地与君携手,否则自己也难排遣无聊。
本文标题:无题二首_李商隐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811/159951.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