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30页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76-79页
3、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485-486页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用户现在需要根据给定的诗词内容想象创作背景。首先这首诗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背景应该是唐代边塞,战士们长期戍守边疆,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经历多次战斗,盔甲都磨穿了,依然怀着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那按照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内容的话,应该是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驻守孤城,在黄沙中浴血奋战,为了保卫边疆,坚定着不打败敌人不回还的信念的场景。
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驻守在孤城,遥望玉门关,身处黄沙漫天的战场,经历无数次战斗,盔甲都磨穿了,仍怀着不破楼兰绝不回还的坚定信念坚守边疆
本文标题:从军行七首·其四_王昌龄
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shu.com/p/20250911/160818.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