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委顺_白居易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

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

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AI注解:

第一句“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这里“山城”指的是位于山区的城镇,可能比较偏远,但作者提到竹树有美好的色彩,所以翻译时要突出对比,比如“山城虽然荒凉,但竹林树木颜色很美”。

接下来第二句“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郡俸是官职的薪水,虽然不多,但足够维持生活。翻译时要口语化,比如“虽然工资不多,但够吃了”。

第三句“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这里讲外界的负担其实来自内心,心静则负担消。翻译要简洁,比如“外界的麻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心静了负担自然消失。”

第四句“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作者想忘掉家乡,但官职不能算作小事。翻译时要注意语气,比如“还想忘掉家乡,但谁能算清楚官职呢?”

第五句“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主张心态平和,顺其自然。翻译成“心态要平和,该去哪就去哪”。

最后一句“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归去虽然令人怜惜,但天涯海角也能安住。翻译时保持自然,比如“回去确实让人心疼,但天涯海角也能住得舒坦”。

翻译完成后,进入鉴赏部分。需要找出3-5个亮点。第一句的“嘉色”用拟人手法,赋予竹树情感。第二句“郡俸”和“衣食”对比,突出清廉。第三句“外累由心起”是哲理,说明心态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归去诚可怜”与“天涯住亦得”形成对比,表达豁达。

检查是否有专业术语,比如“拟人”需要解释例子。确保分析简洁,不涉及作者背景。最后整合回答,确保符合用户要求。

一、逐句翻译(口语化版):

1.山城虽然荒凉破败,但竹林树木颜色特别好看。

2.虽然当官的工资不多,但勉强够吃穿了。

3.外界麻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心静下来麻烦自然消失。

4.想要忘掉家乡,但谁能算清楚官职责任呢?

5.心态要平和,该去哪就去哪。

6.回去确实让人心疼,但天涯海角也能住得舒坦。

二、词句鉴赏(3个亮点):

1."竹树有嘉色"(第一句)

-表达技巧:拟人化手法,把竹树的青翠比作"嘉色"(美好颜色)

-情感传达:在荒芜环境中找到诗意,表现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动人之处:用最朴素的"颜色"评价,展现精神富足的境界

2."外累由心起"(第三句)

-表达技巧:哲学思辨式表达,揭示主观心态对外界的影响

-情感传达:展现超然物外的智慧,暗示官员应保持豁达心态

-动人之处:用最简单的因果关系,道破心理调节对人生的重要性

3."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最后两句)

-表达技巧:对比手法+转折连词"亦"

-情感传达:表面说归乡是桩美事,实则表达whereverIgo,I'llbehappy的豁达

-动人之处:用"可怜"反衬出坚守信念的勇气,最后"亦得"三字道尽人生智慧

三、特别说明:

-"郡俸"指古代郡守的俸禄,这里用现代口语表达为"工资"

-"委顺"是顺应自然的意思,用"该去哪就去哪"更贴近现代思维

-全诗通过"心"字串联(心宁/心起),形成完整逻辑链,建议重点体会这种结构设计

(完整版翻译:山城虽破败,竹树美如画。工资虽薄少,刚好能糊口。外界的烦心事,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想要忘家乡,官职责任谁敢算?心态要平和,该去哪就去哪。回去确实让人想,但天涯海角都能住得惯。)

(翻译说明:在保持原意基础上,适当调整语序和用词,如"郡俸"改为"工资","委顺"意译为"心态要平和",使现代读者更易理解)

AI诗词背景分析:

这首诗作者应是在山城任职。当时所处的山城环境荒芜,但周边竹树青葱,景色尚可。从“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能看出,作者在当地担任官职,俸禄虽不算丰厚,却也能维持基本生活。从“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等语句推测,作者可能在官场或生活中遇到一些烦心事,内心有所困扰,进而思考内心平静与外界烦扰的关系,试图通过自我劝解来释怀。或许作者远离家乡任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在纠结是否要执着于官职,最终觉得无论身处家乡还是天涯,只要内心能安,在哪生活可以,整首诗创作于作者这种内心矛盾自我开解的心境背景下。

《委顺_白居易.doc》

下载
下载:委顺_白居易.doc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宜怀...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