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_李洞

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树沈孤鸟远,风逆蹇驴迟。
草入吟房坏,潮冲钓石移。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

AI注解:

###逐句翻译

-我(作者)这次的科考之路与当下的潮流相悖(没考中),只能带着一轴自己写的诗回家。

-树木渐渐隐去,一只孤单的鸟儿飞得越来越远,逆风而行,那跛脚的驴子走得很慢。

-野草长到我吟诗的房间里,把房间都破坏了,潮水冲击着我钓鱼的石头,把石头都移动了。

-(我)担心会让家人看到我落魄的样子而伤心,半路上就拔掉愁苦的胡须(假装自己过得还行)。

###词句鉴赏

-**“树沈孤鸟远”**:“沈”字用得好,有“沉没、隐没”之意,形象地写出树在视线中逐渐消失的状态。“孤鸟”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仿佛作者自己就是那只离群的鸟,体现出作者科考失利后的孤寂心情。

-**“风逆蹇驴迟”**:“逆”“迟”两个字很妙。风是逆着吹的,驴子是跛脚走得慢的,通过描写这样艰难的行路状况,侧面烘托出作者此刻的不顺和郁闷,就好像生活处处跟他作对一样。

-**“半路摘愁髭”**:这一句特别生动。“摘愁髭”这个动作,把作者那种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愁苦模样的心理刻画得很真实。就好像我们生活中,不想让亲人担心,会强装没事,作者用这个动作细节,展现出他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人的爱,又有自己的无奈和愁苦。

AI诗词背景分析:

第一句“此道背于时”可能表达的是诗人觉得自己的道路与时代不符,或者在感叹自己的理念不合时俗。接下来“携归一轴诗”说明诗人带着一卷诗作归来,可能是在完成某项创作或回顾自己的诗作。

第三句“树沈孤鸟远”描绘了一个树影沉寂、孤鸟飞远的景象,营造出孤僻、寂寥的氛围。第四句“风逆蹇驴迟”中的“蹇驴”指的是行动困难的驴,风逆可能象征着逆境或阻碍,所以整体可能表达出在艰难环境中前行的艰难。

第五句“草入吟房坏”提到草进入吟咏的房间,可能暗示诗人住所的破败或环境的荒凉。第六句“潮冲钓石移”则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变化,可能指诗人期望的计划被现实冲散。

最后两句“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中的“欢觐意”可能指欢乐地向君王朝见的心愿,而“摘愁髭”则是形容在半路上因烦恼而愁容满面,可能暗示诗人在未达目的前就感到忧虑和困扰。

综合来看,这首诗可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困顿和对现实的感慨。作者可能在表达自己虽有志向,但因环境艰难和内心担忧而无法顺利实现,甚至可能在隐居中感到失意,反思自己的道路与时代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有特定的朝代或历史事件可能影响创作背景,但根据现有信息,可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和隐居生活的描写。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独自归隐山林的情景。通过"树沈孤鸟远"的静谧画面,展现出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的感悟。而"风逆蹇驴迟"则暗示了行路的艰难,或是对人生道路曲折的感慨。"草入"与"潮冲"两个意象,既写实景又寓深情,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敏感。诗中"半路摘愁"的描写,道出了作者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与迷茫,这种复杂的心绪贯穿全诗,展现出士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时的真实情感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_李洞.doc》

下载
下载: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_李洞.doc

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树沈孤鸟远,风逆蹇驴迟。草入吟房坏,潮冲钓石移。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