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译文
凤凰宫气象繁盛,兰台与玉署相互通达。夜晚的寒霜凝结在树枝上,宛如羽饰,早晨的阳光照耀着相风乌(古代的风向仪)。官员们依附于三公之位而显贵,儒生们开创百家之宗。司言官陈述着大禹的命令,侍讲官启发着皇帝的智慧。书香弥漫在青编古籍之中,铅粉点校着绿字文书。跟从太史官整理书籍签条,身佩玉佩恭敬地向群公行礼。池塘连接着天泉,水色碧绿,树林里御果相互交错,一片嫣红。寒龟爬上旧叶,秋蝶留恋着稀疏的花丛。像颜延之、谢灵运那样的文人一同征选文章,像钟嵘、裴子野那样的官员值班共事。离开群体的我如惊飞的海鹤,思绪中埋怨着江边的枫树。此地远在姑苏之外,山峦绵亘于越绝之地以东。惭愧地处于贤哲匠人的后面,我这首下等的曲子本来就难以精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的华丽与庄重。首联描绘凤凰宫的景象,点明地点,营造出宏大的氛围。“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通过描写夜晚的霜和早晨的阳光,展现出宫廷环境的清幽与静谧,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颔联写官员的显贵和儒生的尊崇,体现出宫廷中人才济济、文化昌盛的景象。“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用大禹和尧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突出了官员职责的重要性。颈联描绘了在宫廷中整理书籍的情景,“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表现出文人的风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则体现出诗人在宫廷中的活动和对群公的敬重。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宫廷周边的自然景色。“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色彩鲜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以寒龟和秋蝶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机。“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用颜延之、谢灵运、钟嵘、裴子野等文人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宫廷中的文化氛围。“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诗人以海鹤自比,表达了自己离群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点明自己身处远方,在贤哲之后,自谦作品难以精巧,既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对仗工整,用典丰富,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诗人复杂的情感。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这首诗似乎是古代诗词,语言古典,可能出自唐代或更早的诗人。诗中提到了凤凰宫、兰台、玉署、三台等,这些是中国古代宫廷或官署的象征。
我需要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可以基于诗词内容推断背景,因为这不是我熟悉的诗。
分析诗的内容:
-开头描述凤凰宫的景象: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暗示这是一个豪华的宫殿或官署。
-然后有自然景象: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接着是官员的描述: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可能指代高官显贵。
-还有文化元素: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可能指书籍或文献。
-后来有情感和反思: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诗的结尾有“下曲本难工”,可能与音乐或诗歌创作相关。
整体看,这首诗可能是一首赞美官员或宫廷生活的诗,或者是作者自述的诗。提到了姑苏和越绝,姑苏是苏州,越绝可能指越地。
我回想一下,这首诗可能出自杜甫或其他唐代诗人,但我不确定。指令是基于诗词内容查找背景,所以我需要基于内容推断。
步骤:
1.理解诗的主题:诗中有宫廷、官员、自然景物、个人情感,结尾有谦虚和困难,暗示作者可能是在一个偏远或低下的位置。
2.关键元素:
-凤凰宫:可能指皇宫或特定宫殿。
-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处。
-三台:古代星象,或指三公。
-儒开百氏宗:儒家学者。
-司言陈禹命:可能指传授言论,陈说大禹的命令。
-侍讲发尧聪:侍奉讲学,启发尧的聪慧。
-颜谢:可能指颜回和谢灵运等古人。
-钟裴:可能指钟会、裴秀等历史人物。
-姑苏、越绝:苏州和越地,江南地区。
-地远姑苏外:地点遥远,在姑苏之外。
3.背景想象:作者可能是在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担任低级官职或隐居,回忆过去的荣耀或宫廷生活,表达自己的谦虚和创作困难。
4.仅返回背景文本内容:我需要写出一段描述背景的文本,但不能有解释。
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意思是直接给出背景描述的文本。
所以,我应该创作一段背景描述,基于诗的内容。
例如: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在江南地区,回忆宫廷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慨。
但指令是“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可以想象,因为这不是标准诗。
诗的形式:它看起来像一首律诗或排律,每行有多个,似乎是五言或七言诗。
标准中国古诗。
背景:诗中提到“凤凰宫”,可能指唐代的某些宫殿;“姑苏”是苏州,唐代有苏州刺史等。
想象背景:作者可能是一位官员,曾在京城任职,现在被贬或外放到姑苏附近,感慨时光流逝,才华难展。
但指令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我需要输出纯文本描述。
结构:或许写成一段连贯的文本。
例如: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和官员的尊贵,但结尾表达了远离京城的孤独和创作的艰辛。
但要确保仅背景,无解释。
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说明或额外信息”,所以背景描述本身应该是中性的。
或许:背景:诗人身处江南,回忆京城繁华,感慨自身境遇。
需要更精确。
既然诗是给定的,我可以推断作者身份。
诗中“侍讲发尧聪”等,可能与翰林院或宫廷讲学相关。
结尾“下曲本难工”,可能指诗歌创作。
整体,这首诗可能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类似,但我不确定。
我快速搜索记忆:这首诗可能不是标准诗,或许是用户提供的。
基于内容,诗中“兰台玉署”等,类似唐代宫制。
背景:唐代,一位官员在苏州或附近地方,回忆过去的荣耀,表达对未来的担忧。
现在,输出仅背景文本。
所以,我应该写:在唐代的江南地区,一位官员被贬至姑苏附近,回忆起在京城的辉煌岁月,感慨时光流逝和自身才华难以施展。
但要确保无解释。
或许:诗人身处姑苏之外,面对越地的景色,回忆宫廷生活,表达谦虚和创作困难。
简化。
在姑苏之外的偏远之地,作者身处江南山水间,回忆起昔日宫廷的繁华景象,感慨自身境遇与创作的艰辛。
本文标题: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_司空曙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697.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香卷...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