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
###译文
往昔的尧舜禹时代,他们遗留的事迹成为了经典的典谟之作。圣明的皇帝东行巡视,况且还经过了这座都城。楼阁道观连绵不断,山河曲折回绕。缅怀祖宗们开创的基业,他们相继遵循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宏图大略。崇尚德行就没有险阻,观察民风确实能让人信服。哪里像在汾水之上,只以箫鼓之乐来寻欢作乐呢。
###鉴赏
这首诗围绕圣皇东巡展开。开篇借尧舜禹遗下典谟,展现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圣明,为后文圣皇巡视铺垫宏大背景。“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描绘都城周边壮观的建筑和曲折的山河,既展现了地理风貌,又暗示此地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体现圣皇对祖宗基业的敬重和对周文王、周武王宏图的继承,彰显其治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强调崇尚德行能消除险阻,观察民风可获民心,凸显圣皇以德治国、体察民情的理念。结尾“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以反问作结,将圣皇的巡视与汾水上只知游乐的行为对比,突出圣皇巡视的严肃和意义,提升了诗的境界,表达了对圣皇治国理政的肯定与期许。整体诗风庄重典雅,借景抒情、借古喻今,展现出对圣皇巡视的积极态度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
我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内容,找出或想象其创作背景,然后只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
诗词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在古代的尧、舜、禹时代,他们的遗风成为典章制度。
-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圣明的皇帝东巡狩猎,来到这个都城。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楼台观阁连绵不绝,河流山峦曲折环绕。
-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缅怀祖先的功业,传承文武之道。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崇尚德政,没有险要;观察风土人情,深信有诚意。
-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哪里像汾水边上,有箫鼓之乐,只知游乐。
从内容看,这似乎是描述一个皇帝(可能是唐朝的皇帝,因为提到了尧舜禹,但更可能是指代性的)巡游都城,并缅怀祖先,强调德政,而不是像汾水那样只追求游乐。
背景想象:
-这首诗可能是唐代诗人所作,因为唐代皇帝常有巡游,皇帝东巡是常见事件。
-“尧舜禹”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圣君,暗示诗人对理想统治的向往。
-“圣皇东巡狩”:东巡狩是古代帝王巡视东方的一种仪式,常见于汉唐时期。
-“此都”可能指长安或其他都城。
-“汾水上”:汾水是山西的河流,可能指代某个具体事件,如汉武帝巡游汾水。
想象背景:诗人可能在皇帝东巡时,作为臣子或诗人,目睹皇帝巡游,联想到历史上的圣君,表达对德政的赞美和对当前统治的期望。
要求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不要包含任何解释。所以,我需要创建一个背景描述的文本,但必须是纯文本,不带解释。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直接描述背景。
例如:诗人于某年某月,在某地,皇帝东巡时所作。
但指令是“查找或者想象”,所以如果是想象,我可以基于常识创建。
保持中性,只描述背景。
最终输出:仅返回背景文本。
在唐代盛世,皇帝东巡狩猎的庄严时刻,诗人作为朝廷官员,行经都城,目睹壮丽河山,缅怀先祖功业,并反思当下治国之道,借景抒怀,表达对德政的推崇与对游乐享乐的批评。
本文标题: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_苏颋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707.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尚德...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