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送王处士游蜀_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
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AI注解:

译文:再次挂起寒冷的船帆驶向锦川,在木兰舟中度过残年。自己修炼着炉中的丹药,打算成为飘飘然的水上仙人。三峡的浪涛在明月夜喧闹,船行到万州时已是夕阳满天。来年若真有荆南的消息,回信应当用十色笺书写。

鉴赏: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远行的情景。开篇点明再次乘船前往锦川,在舟中跨年,营造出一种漂泊之感。“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体现出诗人对修炼成仙的向往,带有几分超脱尘世的浪漫。“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以景入诗,通过描绘三峡明月夜的浪涛喧嚣和万州夕阳下的山峦,展现出旅途的壮丽与时光的流转,富有画面感。尾联则表达了对来年荆南消息的期待,以“十色笺”回札,增添了几分雅致和对通信的重视,使整首诗在漂泊中蕴含着一份对生活的期许和浪漫情怀。

AI诗词背景分析:

原始文章是诗词的内容: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
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我需要分析这首诗词,找出或想象其创作背景。背景可能包括诗人身份、地点、事件、情感等,但只能返回背景文本,不能加任何解释。

诗词内容翻译:又挂起寒帆驶向锦川,木兰舟中度过残年。自己修习姹姹炉中之物,想作飘飘水上仙人。三峡浪声喧哗明月之夜,万州山在夕阳天边。来年若收到荆南的信,回信时应用十色笺写。

主题似乎是离别、旅途、怀旧,可能涉及诗人乘船旅行,面对自然景观,表达对故乡或亲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可能包括:

-诗人可能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文人。

-地点涉及锦川、三峡、万州,这些是长江流域的地点,如重庆万州、三峡等。

-情感是孤独、惆怅、对未来的期待。

由于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我可以基于诗词内容想象背景,因为我不能实际查找历史诗词(除非指定)。

背景文本需要简洁,仅描述背景,不解释。

结构:背景文本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段落或几句话,描述创作背景。

例如:诗人可能在长江三峡一带旅行,乘木兰舟,回忆过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但要确保只返回背景文本,不要有其他内容。

最终输出:仅背景文本。

诗人乘木兰舟沿锦川而下,途经三峡和万州,面对浪涛与夕阳,思念远方故人,感慨时光流逝,期盼来年荆南音信。

上一篇:题山居_曹邺
下一篇:最后一页

《送王处士游蜀_齐己.doc》

下载
下载:送王处士游蜀_齐己.doc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