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东平路中遇大水_高适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AI注解:

###译文

自古以来就有天灾,如今秋季洪水泛滥,大地被水淹没。连绵的大雨使河流平原水满溢出,大水浩渺弥漫了田野。我朝着汶阳的方向前行,乘船经过芦洲。极目远望齐鲁的郊野,白云悠悠飘荡。船沿着钜野泽前行,大水纵横流淌。虫蛇聚集在孤独的树上,麋鹿朝着行舟奔跑。庄稼随着波澜被冲走,秋季的收成无望。房屋相互枕靠浸泡在水中,到处是青蛙的啾啾叫声。我怜悯洞穴里被水漂走的蚂蚁,更加羡慕在云中翱翔的飞鸟。农夫们失去了依靠,年高的老农满心忧虑。圣明的君主心怀深厚的仁爱,朝廷应运用良策。最终要保证粮仓供给百姓,应该免除田租。我的内心为何如此忧郁,旅途也充满了悲愁。纵然我心怀救济时世的策略,可谁肯来和我讨论这些谋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水灾泛滥的惨状。开篇点明天灾自古就有,但此次秋季洪水之患尤为严重,展现出灾情的普遍性与当下的严峻。“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生动地写出雨水之多、洪水之盛,淹没了川原与田畴。诗人在旅途中目睹齐鲁郊野的大水,“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以奇特的画面,从侧面烘托出洪水肆虐,连虫蛇麋鹿都失去了正常的栖息之所。“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直接表明庄稼被淹,秋收无望,百姓生活将陷入困境。“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进一步渲染了水灾之后房屋浸泡、一片凄惨的景象。诗人由眼前的灾情联想到穴蚁,对比云禽,既怜悯受灾的微小生命,又羡慕云禽的自由,体现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寄希望于圣主和朝廷,认为他们应深怀仁爱,运用良策,开仓济民、免除田租,表现出诗人心系百姓、关注民生的情怀。然而,结尾处“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则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悲愤,自己虽有济世之策,却无人理会,反映出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水灾景象的描写和自身情感的抒发,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AI诗词背景分析:

原始文章是一首古诗,看起来是杜甫的《槐叶冷淘》?不,等一下,这首诗似乎是描述洪水灾害的。让我检查一下内容。

诗的内容:描述了天灾,洪水泛滥,农作物被毁,人民流离失所,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担忧和自己的愁绪。诗中提到了“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意思是天灾自古都有,但今年秋天特别严重。“霖霪溢川原”,大雨淹没河流和原野,等等。

这似乎是杜甫的作品,但我不确定具体是哪一首。可能是一首关于安史之乱或类似事件的诗,因为杜甫常写社会苦难。

指令是基于诗词的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既然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推断背景。

关键点:

-天灾:洪水泛滥。

-地点:提到了齐鲁郊、钜野泽,可能是山东一带。

-时间:昏垫弥今秋,今年秋天。

-内容:人民苦难,农作物毁坏,诗人忧国忧民。

-诗人情感:表达了对圣主和庙堂的期望,但自己怀才不遇。

这很可能是在描述唐代的安史之乱或某个洪水灾害事件。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失所,亲眼目睹了许多灾害。

但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来想象或查找背景。

由于我是AI,我不能真正“查找”,但我可以基于知识想象。

背景应该包括:

-事件:洪水灾害。

-地点:可能是黄河泛滥或类似事件。

-时间:唐代或类似朝代。

-诗人的处境:杜甫在流亡中。

但指令要求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不要任何解释。

所以,我需要输出纯文本,描述背景。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基于诗词。

想象创作背景:

-天灾严重,洪水淹没农田,人民生活困苦。

-诗人目睹这一切,忧国忧民。

-可能是在某个历史事件中,如黄河大floods。

但要精确。

诗中提到了“齐鲁”,是山东地区,历史上有洪水灾害。

或许是杜甫的《石壕吏》或其他,但这首诗不是标准的杜甫诗。让我确认。

实际上,这首诗似乎是杜甫的《槐花》,但不匹配。或许是《北征》或类似。

不,这首诗是原创的或基于记忆,但指令给了这个文本。

假设这是杜甫的诗,背景可能是安史之乱期间。

但指令说“基于诗词的内容”,所以我需要从诗中提取。

诗中元素:

-天灾、洪水、农作物毁坏、人民苦难。

-诗人期望朝廷救助。

背景:一个洪水泛滥的秋天,诗人杜甫在流亡中,目睹了灾情。

输出仅背景的文本内容。

例如:“唐朝安史之乱期间,黄河泛滥,山东地区洪水肆虐,杜甫流亡至此,目睹百姓苦难。”

但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所以可能需要更中性的描述。

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意思是纯背景描述。

或许:“洪水灾害发生在秋天,影响了齐鲁地区,人民生活困苦,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关切。”

但要基于诗词。

指令是“查找或者想象下创作诗词的背景”,所以可以是想象。

最终输出应该只是文本,描述背景。

让我试着写一个背景文本。

背景文本:

在唐朝某个秋天,洪水泛滥,淹没了川原田畴,齐鲁地区受灾严重,人民流离失所,农作物毁坏,诗人杜甫目睹这一切,忧心忡忡,期望朝廷采取措施。

但要确保不包含解释。

或许更简洁。

既然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我可以直接输出一个段落。

但指令是中文,所以输出中文。

现在,结构:仅文本,不要解释。

所以,我需要输出纯文本。

例如: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黄河决堤,洪水漫延至山东,造成巨大灾难。诗人杜甫在流亡中亲历灾情,写下此诗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对朝廷的忧虑。

但这是假设的,因为诗可能不是《石壕吏》。

这首诗是给定的,似乎是杜甫风格。

为了安全,基于诗内容。

诗中说“圣主当深仁”,所以是针对皇帝的。

或许是针对某个具体事件。

但我认为输出背景时,可以是“洪水灾害背景下的社会苦难”。

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可以想象。

最终,我需要返回文本。

决定输出:

背景:天灾洪水发生在秋天,影响了山东地区,导致农作物歉收、人民流离失所。诗人身处其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但要更精确。

诗中提到“永望齐鲁郊”,所以地点是齐鲁。

时间是秋天。

所以,背景文本:"在秋天,洪水肆虐齐鲁地区,农田被淹,人民生活困苦。"

但这太泛。

或许:"创作背景为唐代安史之乱期间的洪水灾害,诗人杜甫流放或游历至此,目睹灾情,感慨万千。"

但指令说不要包含解释,所以可能需要避免名字。

指令没有说不能提诗人名,但说不要解释。

或许纯描述事件。

我认为可以。

输出:

洪水灾害在秋天爆发,淹没了川原和田畴,齐鲁地区受灾严重,人民苦难深重,诗人借此诗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但这是解释。

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可能是描述背景的纯文本。

例如:

天灾降临,洪水泛滥,川原尽没,田畴淹没。齐鲁之地,人民流离,农作物毁坏。诗人感时伤世,写下此诗。

但这听起来像诗本身。

背景应该是外部描述。

或许:"根据诗词内容,背景设定在一场严重的洪水灾害期间,发生在秋天的山东地区,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难。"

但还是。

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基于诗内容,描述一个虚构或真实的历史背景。

既然诗是给定的,我可以假设它是杜甫的诗。

输出:

唐朝天宝年间,黄河洪水泛滥,影响山东一带,杜甫在旅途中亲眼见到灾情,创作了这首诗。

但要确保。

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所以或许不能提杜甫。

所以,纯背景:"一场严重的洪水灾害发生在秋天,覆盖了广阔的地区,导致农业失败和人民苦难。"

是的。

最终决定:输出一个简短的背景描述。

在秋天,洪水泛滥,川原尽没,田畴被淹,齐鲁地区受灾严重,人民流离失所,农作物毁坏,社会动荡不安

上一篇:采桑_王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东平路中遇大水_高适.doc》

下载
下载:东平路中遇大水_高适.doc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傍沿...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