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译文
你的心一直向往隐居,许久以来就想回归田园。你在朝中时我常常提及此事,如今你解下官印,果然得偿归隐之趣。
清晨鸡鸣唤醒邻里,众人纷纷开始各自的事务。农夫前往田间送饭,闺中女子起身缝织素衣。
你打开轩窗穿上衣服,翻开书卷整理文章诗句。时而吟诵《招隐诗》,时而创作《闲居赋》。
雨过天晴眺望城郊,夕阳映照着桑榆,暮色渐起。小城在白天也透着阴凉,渭川边的树木在微光中隐隐可见。
想来我住在市井之中,又怎能频繁地来此清幽之地赏景。道义长存心中终不会忘却,但你我行迹不同难以常相遇见。
此时真的惋惜这离别之情,期待下次再来时已是繁花盛开之时。
###鉴赏
这首诗围绕友人解印归隐展开,情感真挚,画面丰富。首联直接点明友人向往隐居,如今终得实现,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肯定。颔联描绘了乡村清晨的生活场景,农夫、闺妾各自忙碌,展现出一幅质朴的生活画面,为下文友人的隐居生活做铺垫。颈联刻画友人隐居后的日常,开轩、散帙、吟诗、作赋,尽显闲适自在,体现出友人对隐居生活的享受。
“新晴望郊郭”四句描绘了郊野的景色,新晴后的傍晚,桑榆、小城、渭川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既烘托出友人隐居环境的清幽,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尾联由景入情,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市井难以常来赏景,与友人行迹不同难以相聚,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又以“再来芳菲度”寄寓了对下次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细腻,将友人的归隐生活、郊野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这首诗似乎是描述一种隐逸生活或离别之情。让我先理解诗的内容。
-第一段: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意思是君主的心思还在隐居,长久以来想归隐。在朝廷时常谈论此事,解下印绶后果然有趣。
-第二段: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早晨鸡鸣,邻里活动起来。农夫去田里送饭,闺女缝制素布衣服。
-第三段: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打开窗户欣赏风景,整理书籍理清文句。时常吟诵招隐诗,或创作闲居赋。
-第四段: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晴天望向郊外城郭,夕阳映照桑榆。阴天白昼小苑城,隐约明亮渭川树。
-第五段: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考察我的住处闾巷,幽静观赏怎能频繁。道理存留终究不忘,事迹不同难以相遇。
-第六段: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此时感叹离别,再来时正值芳菲季节。
这看起来像是一首关于隐逸生活、离别和自然景物的诗。可能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如陶渊明或类似风格。
现在,指令是基于诗词的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要求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不包含任何解释。
所以,我需要想象或查找这个诗的背景。诗的内容暗示了隐逸生活、可能与官场相关(解印),以及自然景物。
可能的背景:
-作者可能是一位官员或文人,厌倦了官场生活,向往隐居。
-场景可能是作者在隐居地,回忆或描写日常生活,包括晨起、农事、读书、赏景等。
-有离别之情,可能是在告别友人或隐居生活。
由于指令是“查找或想象”,我可以基于诗的内容想象一个背景。
关键元素:
-栖隐、归路、解印:隐居、归隐。
-邻里、农夫、闺妾:乡村生活。
-开轩、散帙、吟诗、赋:文人雅士的活动。
-望郊郭、桑榆暮、渭川树:自然景观,可能指渭水边的景色。
-惜离别、再来芳菲:离别和再来时的季节。
想象一个背景:作者可能在渭水附近隐居,与友人分别,回忆过去的隐居生活。
背景文本应该简洁,仅描述背景,不解释。
例如:诗人在隐居的山林中,回忆与友人的往昔生活,表达对隐逸的向往和离别的不舍。
但指令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我需要输出纯文本,描述背景。
格式: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直接输出文本。
可能的背景文本:
“一位文人厌倦官场,选择隐居山林,过着田园生活。他描写晨起劳作、读书吟诗、欣赏自然景色,并感慨与友人的离别,期盼重逢。”
但指令要求不要包含任何解释,所以要更简洁,直接描述场景。
指令说“查找或想象”,如果是查找,我应该知道这首诗,但它没有指定作者。诗的内容类似陶渊明的风格。
实际上,这首诗可能不是著名的,我需要基于内容想象。
输出应该是一个连续的文本描述背景。
例如:
“在唐代的一个隐士家中,诗人解下官印,隐居于山水之间。他描写日常的晨起、农事、读书,以及欣赏郊外景色。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隐逸生活的眷恋。”
但要确保不包含解释,只描述背景。
更好的方式是:背景是诗人隐居时的生活场景。
最终输出:一段文本描述诗的创作背景,基于内容。
写一个简短的背景描述。
一位隐士在山林间隐居,解下官印后,过着田园生活,描写晨起劳作、邻里活动、读书吟诗、欣赏自然景色,并感慨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本文标题:丁寓田家有赠_王维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791.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开轩...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