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和乐天示杨琼_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
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
汝虽笑我我笑汝。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江陵王令骨为灰,
车来嫁作尚书妇。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AI注解:

###译文

我在江陵年轻时,初次听说杨琼被唤出来表演。她身材瘦小,歌声圆润紧凑,大约十六七岁年纪。去年十月路过苏州,杨琼前来拜见问候,我却差点不认识了。那身着青衫的美丽容貌到哪里去了,怎么能有红旗来遮住满头白发呢。我对杨琼说话,杨琼别说话,你虽然笑话我,我也笑话你。你如今不再有纤细腰身,不像江陵那时的美丽女子了。杨琼为我唱歌劝酒,你可还记得江陵县中的往事?江陵王令早已尸骨成灰,你乘车来嫁给了尚书为妇。卢戡中了科举,严涧还在世,其余的人十有八九都已死去。我现在祝贺你也感慨自身,你变得成熟稳重,我也已满头白发。

###鉴赏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杨琼久别重逢的情景,以今昔对比展现岁月变迁。从回忆当年杨琼初露时的青春美好,到如今重逢容颜不再,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故人变化的感慨。诗中还提及众多往昔人物的不同命运,进一步烘托出世事无常之感,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故人的复杂情感,也有对自身岁月老去的喟叹。

AI诗词背景分析:

提供的原始文章是诗词的文本: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
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
汝虽笑我我笑汝。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江陵王令骨为灰,
车来嫁作尚书妇。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这首诗看起来是杜牧的《杨琼》或其他类似作品。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

步骤1:理解诗词内容。

-诗中提到“我在江陵少年日”,表明诗人年轻时在江陵(今湖北荆州)。

-“知有杨琼初唤出”:认识杨琼,她初登场。

-描述杨琼的年轻美貌:“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然后提到去年十月过苏州,杨琼来拜访,但诗人不认识她(可能有误,或指变化)。

-“青衫玉貌何处去”:青衫和玉貌(指杨琼的美貌)哪里去了。

-“安得红旗遮头白”:可能指婚嫁的红旗,但语境不明。

-诗人对杨琼说话,劝她不要说话,彼此笑对方。

-杨琼现在不似年轻时好,腰身不再瘦小。

-“杨琼为我歌送酒”:杨琼为诗人唱歌劝酒。

-“尔忆江陵县中否”:你记得江陵县中吗?

-“江陵王令骨为灰”:江陵王(可能指历史人物)的骨已成灰。

-“车来嫁作尚书妇”:嫁作尚书的夫人。

-“卢戡及第严涧在”:卢戡及第(可能指科举成功),严涧在世。

-“其馀死者十八九”:其余死者有八九成。

-最后“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我祝贺你也算多,你老成我白首。

这似乎是杜牧的诗,描述了对杨琼的回忆和感慨,涉及历史事件,如江陵王的事,可能指梁武帝萧衍的事。

步骤2:查找或想象背景。

-实际上,这首诗是杜牧的作品,名为《杨琼》,但内容涉及历史。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背景。

-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所以我可以基于常识查找,或如果不确定,想象。

-从诗中关键词:江陵、杨琼、苏州、红旗、尚书、卢戡、严涧、死者十八九。

-可能背景:杜牧年轻时游历江陵,认识歌女杨琼。杨琼后来嫁人,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

-具体历史:江陵王可能指萧衍,梁武帝,他被困饿死在台城,骨为灰。尚书妇指嫁给高官。卢戡和严涧可能是唐代人物,但诗中提到,可能指同时代或相关。

-杜牧的生平:杜牧是唐代诗人,曾游历各地,写过许多咏史怀古诗。

-这首诗可能基于杜牧的经历或想象。诗中“我在江陵少年日”表明是回忆。

背景可能:

-诗人杜牧年轻时在江陵(今湖北荆州)为官或游历,认识年轻歌女杨琼。

-杨琼后来嫁给了某位尚书。

-诗中提到江陵王令骨为灰,指梁武帝萧衍的结局。

-“卢戡及第严涧在”:卢戡可能指唐代科举及第者,严涧可能是人名。

-整体背景是怀古伤今,感慨人生无常,青春易逝。

步骤3:仅返回背景文本内容。

-要求是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不要解释。

-所以,我需要写出一个简短的背景描述,基于诗的内容。

-文本内容应是叙述性的,描述背景。

例如:

背景:唐代诗人杜牧年轻时游历江陵,认识了歌女杨琼,她当时年仅十六七岁,身材窈窕,歌声婉转。后来杨琼嫁作尚书之妻,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昔日的美好已不再。

但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所以不能提到杜牧或其他诗人。诗中没有明确诗人,但从内容推断是杜牧的风格。

诗中说“我在江陵少年日”,暗示诗人自己。

为了遵守指令,我应该基于诗的内容,想象或查找背景,但不添加额外信息。

所以,背景文本可以是:

在江陵的少年时代,诗人初识杨琼,她年方十六七,身姿瘦小,歌艺精湛。数年后,诗人路过苏州,杨琼前来拜访,但物是人非,杨琼已不再年轻。诗中感慨江陵王的悲剧,以及多数人的死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需要确保仅返回文本内容。

步骤4:拟合输出。

-仅返回背景文本。

-文本应连贯,描述背景。

最终输出:

在江陵的少年时期,诗人遇见了年轻的歌女杨琼,她年仅十六七岁,身材苗条,歌声优美。后来诗人游历苏州,杨琼前来寻访,但诗人感慨她已不再似当年。诗中提到江陵王的命运和多数人的死亡,暗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衰老的反思。

在江陵的少年时期,诗人初识歌女杨琼,她年仅十六七岁,身姿瘦小,歌艺圆紧。数年后,诗人游历苏州,杨琼前来拜访,但已不复当年容貌。诗中回忆江陵王的悲剧结局和多数人的死亡,感慨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同时表达对杨琼老成的祝贺

上一篇:题李端_元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和乐天示杨琼_元稹.doc》

下载
下载:和乐天示杨琼_元稹.doc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青衫...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