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君莫问,此路水云深。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
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纵有馀生在,终伤老病侵。
###译文
新安君你就不要再询问了,这条路水云弥漫深邃。在江海之上没有留下行迹,那叶孤舟又到哪里去寻觅。对着青山徒然流下泪水,皎洁的白月又怎能知晓我的心。纵然还剩下一些岁月,终究还是感伤衰老疾病的侵扰。
###鉴赏
此诗开篇点明劝新安君莫要询问,营造出神秘且怅惘的氛围,以“水云深”暗示前路渺茫。“江海”二句写行踪难觅,更添失落之感。“青山”“白月”句借景抒情,将内心的哀伤孤寂寄托于自然景物,青山空对泪,白月不知心,强化了无人理解的悲苦。尾联直抒胸臆,感慨即便有余生,也被老病所伤,尽显无奈与悲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与直接抒情相结合,将诗人复杂而哀伤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诗中的意象。新安君可能是指古代的新安郡,现在的新安是安徽一带,可能涉及当地的历史或地理。水云深、江海无行迹、孤舟,这些意象常见于山水诗,可能是在描述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青山、白月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对比。
然后,诗中的情感基调是忧愁、孤寂,可能是在经历战乱或政治迫害后,诗人避世隐居。比如,杜甫的诗常有这种主题,或者类似陶渊明的归隐。但这里的“新安君”可能有特定指代,比如某个被贬谪的官员,或者是新安地区的隐士。
另外,“纵有馀生在,终伤老病侵”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或者经历了国破家亡后的悲凉。需要结合唐代或宋代的背景,比如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或者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导致的流离失所。
可能的背景是:诗人因战乱或政治原因流落至新安地区,隐居于此,远离尘世,但内心仍感到孤独和悲伤,身体也日渐衰弱。他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希望外界不要打扰,同时感叹时光流逝,老病缠身。
需要确保背景不涉及具体历史人物或事件,保持一般性,但又要贴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比如,可能是在江南一带的山水之间,诗人隐居,与世隔绝,独自面对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新安江畔,烟雨迷蒙。诗人独坐孤舟,远眺水云深处,江海茫茫,不见行迹。青山含泪,明月无言,天地间唯余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时值暮年,身染沉疴,纵有余生,亦难逃病痛侵袭。此情此景,尽在寥寥数语间。
本文标题:赴新安别梁侍郎_刘长卿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843.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新安君莫问,此路水云深。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纵有馀生在,终伤老病侵。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