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曙光摇组甲,疏吹绕云旌。
左律方先凯,中鼙即训兵。定功彰武事,陈颂纪天声。
祖宴初留赏,宸章更宠行。车徒零雨送,林野夕阴生。
路极河流远,川长朔气平。东辕迟返旆,归奏谒承明。
###译文
将军品德光辉如同台象,掌管三军犹如夏官之卿。前来示威申明朝廷谋略,出征总领符合师之正道。
接受符节辞别金殿,倚着轩窗离开京城。曙光摇动着士兵的铠甲,稀疏的吹奏环绕着云旗。
遵循军法率先奏凯,中军击鼓即刻训练士兵。平定功劳彰显军事成就,陈述颂歌记录天子声威。
祖饯宴会初次留下赏赐,皇帝的诗文更添恩宠送行。军队在细雨中被护送,树林田野间暮色渐生。
道路尽头河流遥远,山川漫长朔气平和。向东出征盼望着早日回师,归来奏报要拜谒承明殿。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出征将领的诗。开篇赞颂将领的品德与执掌三军的能力,接着描写将领出征的庄重场景,从受命离开京城,到行军途中的景象,曙光、组甲、云旌等营造出威严的氛围。随后写军队作战训练以及期望建立功勋、歌颂天子声威。中间部分描述祖宴送行的情景,皇帝的赏赐和诗文增添了隆重之感,而零雨、夕阴等又添离别的氛围。最后表达对将领早日凯旋回朝的期盼。整首诗格律严谨,用词庄重,情感上既有对将领的期许,也有送别之情,对出征场景等描写较为细致,展现出一种宏大而肃穆的气象。
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曙光摇组甲,疏吹绕云旌。
左律方先凯,中鼙即训兵。定功彰武事,陈颂纪天声。
祖宴初留赏,宸章更宠行。车徒零雨送,林野夕阴生。
路极河流远,川长朔气平。东辕迟返旆,归奏谒承明。
我需要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推测其创作背景。诗的内容似乎涉及军事、将领、出征、凯旋等元素。
让我先理解这首诗:
-"一德光台象":可能指高尚的品德照亮台阁。
-"三军掌夏卿":三军将领。
-"来威申庙略":展示军事策略。
-"出总叶师贞":出征,总领军队。
-"受钺辞金殿":接受钺(象征权力),辞别金殿(皇宫)。
-"凭轩去鼎城":乘坐轩车离开鼎城(可能指京城)。
-"曙光摇组甲":曙光中铠甲闪耀。
-"疏吹绕云旌":微风吹动云彩般的旌旗。
-"左律方先凯":左边的乐器先奏凯歌。
-"中鼙即训兵":中间的鼙鼓用来训兵。
-"定功彰武事":表彰功绩,展示武功。
-"陈颂纪天声":陈设颂词,记录天威。
-"祖宴初留赏":祖宴(祭祀祖先的宴会)初留(停留),赏赐。
-"宸章更宠行":皇帝的诏书,更宠爱地前行。
-"车徒零雨送":车辆和士兵在雨中送行。
-"林野夕阴生":林野中傍晚的阴凉。
-"路极河流远":道路极远,河流漫长。
-"川长朔气平":河流长,北方的寒气平息。
-"东辕迟返旆":向东的辕门,延迟返回旌旗。
-"归奏谒承明":归来奏报,谒见承明(可能指皇宫)。
从内容看,这首诗描绘了将领出征、接受命令、离开京城、途中景象、凯旋归来的情景。这很可能是一首送别将领出征或描写战争凯旋的诗。
现在,我需要基于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指令说“查找或者想象”,意思是如果我能找到真实背景,就查找;否则就想象一个合理的背景。
这首诗看起来像是中国古代诗词,可能出自某个著名诗人或历史事件。让我试着回想或推测:
-诗中提到“夏卿”、“金殿”、“鼎城”,可能指代唐代或其他朝代的将领。
-“一德光台象”等,风格类似唐代边塞诗或咏史诗。
-可能与唐玄宗时期或安史之乱有关,因为有出征、凯旋元素。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杜甫的诗,但这首诗我不熟悉。或许是李白或杜甫的作品?不,我需要假设。
既然指令是基于内容想象,我可以推测背景。
可能背景:这首诗是为一位著名将领的出征而作,比如唐朝的李靖或岳飞,但岳飞是宋朝。
更可能的是,它模仿了唐代的风格。或许是为唐太宗或某次战役而作。
为了符合指令,我需要仅返回背景文本内容,没有解释。
所以,我需要创建一个简洁的背景描述。
背景文本应该包括:
-什么事件或人物。
-何时何地。
-创作原因。
例如: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开元年间,为赞扬将领张三出征吐蕃的凯旋而作。
但指令是“查找或者想象”,我不能真实查找,因为我没有数据库,所以要想象。
保持中立,基于内容。
内容显示出征、凯旋,所以背景可能是:一位忠诚的将领接受皇帝命令,出征边疆,取得胜利,皇帝和百姓欢送和迎接。
更具体点:或许与安史之乱相关,或是一般性的军事题材。
让我制定一个背景:
背景:在唐代,一位杰出将领奉皇帝之命出征,平定叛乱,诗中描绘了他辞别京城、途中景象、凯旋归来的情景,体现了忠诚与武功。
现在,仅返回这个文本。
指令说“仅返回背景的文本内容”,所以不要有其他东西。
文本内容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段落或句子。
例如:"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背景是将军出征边疆,接受皇帝命令,离开京城,途中经历艰辛,最终凯旋归来,皇帝和民众欢庆其功绩。"
但要确保不包含解释。指令说“不要包含任何解释、说明或额外信息”,所以背景描述本身应该就是事实性陈述,没有分析。
所以,或许:"唐代开元年间,一位将领奉旨出征,诗中叙述了其辞别宫廷、征战沙场、凯旋还朝的经历。"
这应该就够了。
唐代开元年间,一位忠诚将领接受皇帝命令,率领三军出征边疆,诗中描绘了其辞别金殿、途中艰辛、凯旋归来的情景,体现了军事功绩和朝廷荣耀。
本文标题: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_韩休
本文链接:http://www.guwenshu.com/p/20250711/157959.html
本站内容及图片部分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曙光摇组甲,疏吹绕云旌。左律...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