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绝句_童翰卿

大朴逐物尽,哀我天地功。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

AI注解:

###译文

最原始质朴的状态随着对万物的追逐而丧失殆尽,哀叹天地孕育万物的功绩。怎样才能摆脱荣辱之心,潇洒地回归自然。

###鉴赏

此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句,表达了对世俗追逐致使本真丧失的惋惜,对天地造化之功的感慨,核心落在对超脱荣辱、回归自然境界的向往。“大朴逐物尽”,点明在尘世逐物过程中,人原始的质朴纯真渐渐消磨,揭示了现实中人们为外物所累的状况。“哀我天地功”,将这种感慨上升到对天地创造万物意义的反思。后两句“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以设问引出超脱之境,渴望抛却荣辱观念,以洒脱姿态融入自然,展现出诗人对自由、本真生命状态的追求,语言虽简,旨意颇深,引人思索人生价值与生命归宿。

AI诗词背景分析:

用户给的诗是:“大朴逐物尽,哀我天地功。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看起来是五言诗,风格较为古典,可能出自某个古代诗人。诗中提到“大朴逐物尽”,大朴可能指天然的本质或大道,逐物可能指追逐外物,这里可能表达了一种对世俗追逐的反思。“哀我天地功”似乎在感叹天地的功绩,可能带有对自然或宇宙的敬畏。“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则表达了超脱世俗荣辱,归于自然的心境。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这首诗的背景。用户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不包含解释或额外信息。所以需要推测可能的创作情境。可能的场景包括:诗人隐居山林,观察自然变化;或者在某个秋日登高,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哲思;又或者是在经历人生起伏后,寻求心灵的超脱。

考虑到诗中提到的“西风”,常与秋天相关,可能是在秋季创作。地点可能在山野或边塞,因为“天地功”可能暗示广阔的天地景象。诗中的情感基调较为苍凉,带有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的亲近,因此背景可能涉及隐逸生活、自然体验或人生感悟。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背景与诗词内容紧密契合,不涉及具体诗人,而是泛泛的创作情境。需要避免提及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保持背景的普遍性。比如,可以设定在一个秋日,诗人独处山林,观察天地变化,感受到自然的宏大与人生的渺小,从而产生超脱世俗的念头。

需要确保背景描述简洁,只包含时间地点、情境等要素,不添加任何解释。例如:“秋日,山野间,诗人独坐,观云卷云舒,听风声萧瑟,思及天地变迁,顿悟荣辱皆虚,心归自然。”

最后,检查是否符合用户的所有要求:仅背景文本,无额外信息,语言简洁。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用户指令中的点。

秋日,山野间,诗人独坐,观云卷云舒,听风声萧瑟,思及天地变迁,顿悟荣辱皆虚,心归自然。

《绝句_童翰卿.doc》

下载
下载:绝句_童翰卿.doc

大朴逐物尽,哀我天地功。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