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感春四首_韩愈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东西南北皆欲往,
千江隔兮万山阻。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杂花妆林草盖地,
白日坐上倾天维。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为此径须沽酒饮,
自外天地弃不疑。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惜哉此子巧言语,
不到圣处宁非痴。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堕。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独宿荒陂射凫雁,
卖纳租赋官不嗔。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画蛇著足无处用,
两鬓霜白趋埃尘。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百年未满不得死,
且可勤买抛青春。

AI注解: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在什么地方,情深而地远啊处处都在思念。东西南北都想要前去,却被千条江万重山阻隔。春风吹过园林各种花朵开放,早晨的阳光照在屋子上百鸟啼鸣。喝上三杯酒求得一醉不再谈论,一生长恨又能怎么样。

皇天将一年平均分成四季,春天的气息散漫最让人悲伤。杂花装点树林绿草覆盖大地,白日高挂仿佛要倾塌天空。蜜蜂喧闹鸟儿呜咽春光留不住,千万片红花被风吹落。哪里像秋霜虽然严酷,摧落衰老的事物又有谁怜惜。为此就应该去买酒畅饮,把天地万物都抛却毫不迟疑。近来羡慕李白杜甫不受拘束,常常烂醉却有很多优美文辞。屈原创作《离骚》二十五篇,不肯吃酒糟喝薄酒。可惜啊这人言辞巧妙,却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难道不是痴傻。有幸遇到像尧舜一样明察四方的君主,万物都能各得其所。天一亮就出门傍晚才回到家中,喝得大醉骑在马上不知自己是谁。

早晨骑着一匹马出门,傍晚就躺在一张床上睡觉。诗书渐渐想要抛弃,节操品行早已懈怠。帽子歪斜感叹头发脱落,言语出错惊讶牙齿掉落。辜负了平生的志向,已经这样又能有什么办法。

我遗憾自己不如江边的人,他们用长网横在江上捕捞紫鳞鱼。独自住在荒陂中射杀凫雁,卖了它们缴纳租赋官府也不嗔怪。归来后能欢笑地面对妻子儿女,衣食自给自足又怎会因贫穷而羞愧。如今无缘无故地研读诗书历史,智慧只会让精神疲劳。就像画蛇添足毫无用处,两鬓已经霜白还在尘世中奔波。白白地忧愁即使解开也只是自我拖累,与众人兴趣不同又有谁来亲近。几杯酒下肚虽然暂时喝醉,醒来后万千忧虑又重新出现。人生百年还没到不能死去,暂且还是勤快地买来美酒尽情享受。

###鉴赏

这首诗情感复杂而深沉,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诸多感慨。开篇以对所思之人的追寻受阻,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虽繁花似锦、百鸟和鸣,却引发诗人悲叹,春光的短暂易逝,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难以长久,强化了人生的无常之感。诗中借对秋霜摧落老物的对比,凸显出春之可悲,进而表明要借酒忘却世间烦恼,放弃对天地万物的执着。

诗人对李杜的羡慕,反映出对自由不羁创作风格的向往,同时对屈原的评价,看似批判其未能达圣人之境,实则隐含对其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复杂情感。“幸逢尧舜”句,流露出对贤明君主治理下万物有序的期许,而自身却在现实中浑浑噩噩,“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尽显迷茫与沉沦。

后半部分,诗人自感人生堕落,诗书抛弃、节行懈怠,身体也逐渐衰弱,充满对辜负平生志向的悔恨。通过与江头人生活的对比,凸显出自己读书求仕却劳神无功的无奈,“画蛇著足”的比喻,生动地表达出对自身追求的反思。最后,面对忧愁与孤独,诗人只能借酒消愁,即便清醒后忧虑重来,也只能继续买酒,在醉梦间寻求解脱,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挣扎与痛苦,呈现出一种消极却又饱含无奈的人生态度。

AI诗词背景分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古体诗,语言风格较为古典,带有明显的抒情和自嘲成分。诗中提到了“我所思兮在何所”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还有饮酒、孤独、仕途失意等元素。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接下来,我需要分析诗中的意象和关键词。比如“千江隔兮万山阻”可能暗示地理上的阻隔,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春风吹园杂花开”描绘春日景象,但结合后文的“一生长恨奈何许”,可能形成对比,突出内心的痛苦。提到“李杜”和“屈原”,说明作者可能在借古喻今,表达对当代文人的不满或自比。还有“沽酒饮”、“酒醉”等词,显示饮酒是诗中的重要主题,可能是排遣愁绪的方式。

然后,我需要考虑诗人的生平背景。诗中提到“幸逢尧舜明四目”,可能暗示作者身处一个相对清明的时代,但个人遭遇却不尽如人意。诗中流露出的消极情绪,如“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可能反映作者经历了仕途挫折,转而追求放纵的生活,但最终又感到无奈和悔恨。

此外,诗中对比了江头人(可能指隐士或普通百姓)的自由自在与自己的忧愁,进一步突出作者的孤独感。最后部分提到“乾愁漫解坐自累”,可能指作者因学识或思想过于深沉而感到困扰,无法融入世俗。

综合这些元素,创作背景可能是一个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的文人,在经历人生起伏后,反思自己的选择,感慨时光流逝、理想未实现,转而借酒消愁,但最终仍感到迷茫和无奈。可能是在晚唐或五代时期,社会动荡,文人普遍有怀才不遇的倾向,如杜甫、李白等人的作品中常见类似主题。

需要确保背景描述不涉及任何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只基于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同时,要避免添加任何解释性内容,仅陈述可能的背景情况,如个人遭遇、时代氛围、情感状态等。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堕。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感春四首_韩愈.doc》

下载
下载:感春四首_韩愈.doc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三...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