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
唐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一作:生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朝·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朝·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朝·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
唐朝·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唐朝·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朝·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唐朝·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唐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朝·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朝·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
唐朝·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唐朝·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疏木一作:疏水)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