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长平箭头歌_李贺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译文

秦将白起破池赵,四十万众尽埋此,我手拿一只破旧的箭头目驰四荒,心鹜八极。

黑处的如漆灰,白处的如骨末,红处的如丹砂,缕缕古血沾染铮铮铜铁,生成的铜花,那是千年地底血与土的兑化。

箭羽、箭竿已在凄风冷雨中腐蚀殆尽,只剩下,只剩下三棱箭头如狼牙。

在长平的荒原上,两马并驾,走过长平驿站之东,走过满是石子的田园,来到蒿草丛生的山坞之下。

平原的长风在吹刮,平原的日头在西挂。孤星冷月,寂寥无边,湿云漫布如黑旗猎猎,夜空混沌如鬼魅游移。

地底下,骷髅成堆,左魂右魄在哭啼。酪瓶倒尽,我把酒洒满地,羊羔烹尽,我把它摆整齐。国殇之众,久无人祭,地底之鬼,久受馁饥。

遥望四野,虫栖雁病,芦笋焦黄,满目凄然,旋风忽起,阴火明灭。是死鬼要感谢我祭祀的恩惠,还是来送客,知我不久将回。

千百年后来吊访的我呀!涕泗纵横,泣不成声。收起一只断裂、腐蚀的箭镞,这已经失去锋芒、满是裂痕的箭头啊!曾经穿坚入肉、伤人以毒。

我正低头沉思,而东城南山的骑马小儿郎;吆喝着要我掏金买竹,再把它配成攻坚刺钝的弓弩。

注释

丹水:丹河,发源于山西晋城高平市丹朱岭,南北贯穿全境,经晋城市郊区、焦作沁阳市汇入沁河。

白翎金竿:箭尾箭杆。

三脊:箭头隆起三脊,如狼牙状。

坞: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

丸澜:泪流状。

簝竹:辟肉竹器。

丹水:丹河,发源于山西晋城高平市丹朱岭,南北贯穿全境,经晋城市郊区、焦作沁阳市汇入沁河。

白翎金竿:箭尾箭杆。三脊:箭头隆起三脊,如狼牙状。

坞: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

丸澜:泪流状。

簝竹:辟肉竹器。

AI诗词背景分析: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诗词是李贺的《长平箭头歌》。首先,用户要求根据诗词内容查找或想象创作背景,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要解释。首先回忆这首诗的背景,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大战,坑杀降卒四十万。李贺可能是在游访长平古战场的时候,看到遗迹,比如箭头之类的遗物,触发感慨。诗里有“访古丸澜收断镞”“凄凄古血生铜花”这样的句子,所以背景应该是李贺骑马探访长平古战场遗址,看到战场上的残箭头、遗迹,周围环境荒凉,比如石田、蒿坞、风长星稀,还有当地的人劝他用金换簝竹(可能是当地人的生活场景)。需要把这些元素整合起来,符合诗中的内容:李贺乘两马寻平原(长平平原),到驿东石田蒿坞下的古战场,看到残箭头、古血铜花,周围环境萧索,风长日短星稀,黑旗云湿,还有虫雁芦笋,然后访古收断镞,遇到南陌东城的马上儿劝他换簝竹。需要把这些整合成背景文本,不要额外信息。现在组织语言:李贺乘两马寻访长平古战场,行至驿东石田蒿坞之下,见战场上残留的箭头铜花斑驳,四周风长日短、星子萧萧,黑旗沾云湿悬夜空。战场遗迹旁虫栖雁病、芦笋泛红,回风里似有阴火。他访古收捡断镞,见折锋上仍有赤璺旧痕。此时南陌东城的骑马少年劝他用金换簝竹。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仅背景,无解释,符合诗中内容。再调整更流畅:李贺乘两马寻访长平古战场,至驿东石田蒿坞下,见残箭头铜花斑驳,四周风长日短、星子萧萧,黑旗沾云湿悬夜空。旁有虫栖雁病、芦笋泛红,回风送阴火。他访古收断镞,折锋赤璺仍在。南陌东城骑马少年劝他以金换簝竹。再检查是否覆盖诗中元素:乘两马、平原(长平)、驿东石田蒿坞、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左魂右魄(其实是氛围)、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阴火、访古收断镞、折锋赤璺、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换簝竹。可以了,现在写成贯的背景文本:李贺乘两马寻访长平古战场,行至驿东石田蒿坞之下,见残箭头铜花斑驳,四周风长日短、星子萧萧,黑旗沾云湿悬夜空。战场旁虫栖雁病、芦笋泛红,回风里阴火忽明。他访古收捡断镞,折锋上仍赤璺旧痕。此时南陌东城的骑马少年劝他用金换簝竹。

李贺乘两马寻访长平古战场,行至驿东石田蒿坞之下,见残箭头铜花斑驳,四周风长日短、星子萧萧,黑旗沾云湿悬夜空。战场旁虫栖雁病、芦笋泛红,回风里阴火忽明。他访古收捡断镞,折锋上仍有赤璺旧痕。此时南陌东城的骑马少年劝他用金换簝竹。

《长平箭头歌_李贺.doc》

下载
下载:长平箭头歌_李贺.doc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