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诗词歌赋/经典词曲/正文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_王缙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译文

林中有我空寂的僧舍,阶下是那连绵的终南。

高卧在绳床之上,放跟望天地之间。

浮云处处幻灭,飞鸟几时飞还。

问义时天人相接,无心间世界清闲。

有谁知这真正的隐者,让我们兄弟追随相伴。

注释

青龙寺:位于长安之东南,《长安志》:“南门之东青龙寺,本隋灵感寺,582年(开皇二年)立。”青龙寺北枕高原,前对南山,为登眺之绝胜之地。

空寂舍:僧人所住的房子。《维摩经》:“毕竟空寂舍。”鸠摩罗什日:障蔽风雨,莫过于舍;灭除众志,莫过于空。空为理宗,以为常宅也。

六合:天地四方。

飞鸟何时还:这一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句意。

大隐者:不拘归隐形式而心意真正隐遁的隐者。王康琚诗云:“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5页

青龙寺:位于长安之东南,《长安志》:“南门之东青龙寺,本隋灵感寺,582年(开皇二年)立。”青龙寺北枕高原,前对南山,为登眺之绝胜之地。空寂舍:僧人所住的房子。《维摩经》:“毕竟空寂舍。”鸠摩罗什日:障蔽风雨,莫过于舍;灭除众志,莫过于空。空为理宗,以为常宅也。

 六合:天地四方。

飞鸟何时还:这一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句意。

大隐者:不拘归隐形式而心意真正隐遁的隐者。王康琚诗云:“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AI诗词背景分析:

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首先看原始诗词的内容:林中空寂的屋舍,阶下对着终南山,高卧在床上回看天地间,浮云消散,飞鸟归还,和天人谈义,无心于世俗,大隐者兄弟相互追攀。首先,要找或想象背景,得结合诗中的元素:终南山、空寂舍、高卧、大隐者、兄弟追攀。然后按照要求,仅返回背景文本,不解释。需要整合这些元素成背景:诗人居于终南山下林间空寂的屋舍中,日常高卧闲观天地,看浮云消散、飞鸟归,与天人交流义理,无心世俗事务,作为大隐者,和兄弟相互追攀陪伴。检查有没有额外信息,有没有解释,然后调整语言流畅:诗人栖居终南山下林间空寂屋舍,日常高卧床上回望天地,见浮云几处消散、飞鸟不知何时归还,与天人交接义理,心无挂碍觉世界清闲,身为大隐者,兄弟相伴追攀。调整更符合背景的表述:诗人居于终南山下林间空寂之舍,平日里高卧床上回望六合天地,看浮云几处消散、飞鸟归还不定,与天人交接义理,心无世俗之念觉世界清闲,身为大隐之人,兄弟自相追攀陪伴。最后确认符合求:仅背景,无解释。

诗人居于终南山下林间空寂的屋舍,日常高卧床上回望天地间,见浮云几处消散、飞鸟归期难定,与天人交接义理,心无世俗牵挂觉世界清闲,作为大隐者,兄弟自相追攀陪伴。

下一篇:最后一页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_王缙.doc》

下载
下载: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_王缙.doc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谁知...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已下载990